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新形勢與新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6-11-18 00:13:29  


 
  當前台灣內部政治發展出現的新形勢主要有:一是民進黨在島內全面執政,特別是取得了在立法機構的多數席次,這極大地改變了長期以來藍營主導台灣立法機構的政治生態;二是國民黨由於敗選而實力大為削弱,對綠營的牽制力道大為降低;三是台灣島內的社會氣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出現了越來越不利的因素。

  中國國民黨在2008年台灣地區選舉中重返執政,實現了台灣地區的第二次政黨輪替,過去八年,國民黨及其泛藍陣營在台灣地區處於全面執政的局面,而民進黨及其泛綠陣營處於在野地位。隨著蔡英文在2016年選舉中的大獲全勝,民進黨不但實現了台灣地區的第三次政黨輪替,而且還贏得了台灣立法機構的絕對多數席次。這對於台灣地區的政治生態和政局走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選舉的投票結果來觀察,國民黨在其傳統的優勢選區全面崩盤,在2014年“九合一”地區選舉中,國民黨也只是從西部敗退到“後山”,但2016年選舉結果卻使藍軍連花蓮、台東等地區也皆失守,僅僅剩下金門、馬祖兩個離島,客家的新竹、苗栗及南投勉強支撐,這將是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政治版圖。①國民黨在全台特別是傳統優勢選區的大潰敗,不但使國民黨對台灣政局的的影響力大幅削弱,而且也使民進黨和綠營政治勢力大為上升,台灣地區的政治權力結構進入新的重大高速與重組時期。 

  從過去二十多年台灣政治生態發展來觀察,民進黨始終未能掌握台灣立法機構過半席次,這也是不少綠營人士將之視為是陳水扁執政時期施政過程處處受到掣肘的重要原因。而民進黨在2016年選舉中取得了行政及立法的絕對優勢,形成全面執政之局面,當然使民進黨未來的執政能夠擺脫上一次執政經歷中的“朝小野大”之困境,客觀上有利於民進黨的施政與作為。

  其次,台灣地區2016年選舉結果無疑使台灣社會的本土化意識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台灣社會中的極端本土化與“去中國化”思潮等政治意識形態有可能大為膨脹。

  國民黨在2016年台灣地區選舉中之所以大敗,其原因除了國民黨自身的原因之外,也與近年來台灣社會中的極端本土化意識增強有一定的關聯性。特別是在“太陽花運動”、“反課綱運動”中,台灣社會的“主體意識”一次又一次被強化,特別是在“獨”派政治勢力的操作下,台灣社會運動中的這種“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似乎越來越呈現出對立的態勢,甚至連極具敏感與爭議的“修憲”議題也在台灣社會重新被提起,顯示出台灣社會的極端本土化與民主化轉型運動再次有所啟動。②隨著民進黨重返執政以及綠營政治勢力在台灣政治生態中的政治優勢地位之確立,綠營特別是“獨”派政治勢力在台灣社會強化本土意識形態的氛圍更為有利,而且可以運用的政治、經濟等資源也較為充足。這些都可能使台灣社會的分離主義政治意識形態進一步增強,台灣社會中“統獨”意識的對立有可能不斷加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