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專論:日本為何成為諾貝爾獎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6-10-29 00:09:34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6年10月3日宣布201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者醫學獎獲得者為日本科學家。這不是日本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但是,日本科學家這次獲獎,又一次向世界證明日本是諾貝爾獎大國。無論從人口比例還是從獲得諾貝爾獎科學家數量來看,日本都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大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有些學者歸結於日本政府高度重視這個獎項,長期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從事政治公關活動,使日本科學家受到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高度重視。這種觀點充分反映出,少數學者根本不了解諾貝爾獎評獎的程序,也不了解日本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作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國家,日本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本政府提出“科技立國”的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自己的立國之本。為了實現“科技立國”的偉大戰略,日本政府不僅大量購買世界先進技術,而且在國內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科學技術教育體系。日本科學技術教育體系不同於其他亞洲國家,日本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無論是日本中小學校還是日本高等院校,都開設有大量科技發明課程。不僅如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日本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作用,把企業作為推動日本科學技術創新的主力軍。許多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都來自於日本企業的研究所,他們不僅長期專注於科學研究,解決日本企業生產經營中所面臨的科技難題,而且可以獨立發表學術論文,將自己工作實驗中獲得的數據進行理論化的整理。正是這種特有的教育體制和科學技術管理體制,使得日本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科技大國。當一些國家還在爭論究竟是應該由政府來承擔科技創新的責任還是應該由企業來承擔科技創新責任的時候,日本政府和日本的企業界早已肩負起歷史和現實的責任,為日本科技立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日本科學研究蔚然成風。對於許多日本科學家而言,科學研究只是出於興趣而不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許多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幾十年如一日,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研究領域,默默無聞地工作。當中國一些科學家調侃日本公司小職員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他們似乎忘記了,正是由於日本社會穩定結構以及不計功利的研究氣氛,使得日本科學家可以在不經意間作出重大發現。當一些國家的科學家忙忙碌碌,熱衷於申請重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者拉關係走後門擔任領導職務的時候,日本科學家的從容淡定,簡直讓中國的科學家無地自容。科學從來都不是來自於名利,科學來自於科學家孜孜以求,來自於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假如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領導職務,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科研經費,那麼,科學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就會一心二用,甚至會為了獲得科研成果而弄虛作假。近些年來,少數國家科學家之所以在國際學術刊物上不斷發表造假的論文,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國家沒有為科學研究創造一個寧靜的環境,沒有讓科學技術研究擺脫功利色彩,沒有使科學家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中,長期持之以恒地從事科學研究。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日本朝野各界對科技創新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政府和企業為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創造寬鬆的環境,才使得日本科學家不斷地獲得諾貝爾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