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孔立:台灣主體意識如惡性發展是災難

http://www.CRNTT.com   2014-12-21 00:26:17  


 
  首先,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既然是正常的、必然的,儘管台灣不同政黨對主體意識有不同的詮釋,但它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識,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不會因為外界的反對而消亡。相反的,大陸方面如果對台灣主體意識展開批判,必然引起台灣民眾的不滿。陳淞山指出:“高舉民族大義,強化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對台灣認同採取排他性的政治策略與佈局,其實是適得其反的謬誤思考,更會激化台灣民心的反彈與憤怒”。⑪看來“堅決反對”的做法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沒有好處的。我們應當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包容差異,而不要提出“聚同化異”之類的主張,因為所謂“化異”顯然要把對方的“異”化掉而“聚”入我方的“同”中來,而不可能是把我方的“異”化掉而“聚”入對方“同”中去。“化異”就是要消滅差異,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更不符合“尊重台灣的社會制度、價值理念與生活方式”的精神。

  其次,有人主張用“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建構兩岸經濟共同體,實現兩岸經濟的一體化”的辦法,來“打破”台灣主體意識思維。但是,事實已經證明,兩岸經濟關係的緊密發展,並不能解決政治分歧,也不能促進相互認同。俞新天指出:“顯然,克服障礙不能只講經濟‘讓利’,再好的經濟政策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受益和滿意,社會的、心理的、思想的問題不可能純靠經濟來解決”。⑫唐永紅指出:兩岸經濟一體化“有助於推進兩岸和平統一,但並非兩岸和平統一的充分條件”,“兩岸經濟合作與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台灣方面在主觀意願上將可能不僅不會通過採取正面的言行推進經濟合作與一體化向政治合作與一體化方向外溢發展,而且可能通過採取負面的言行抑制這種外溢發展”⑬。此外,有人認為應當加強兩岸交流,以此來“化解”台灣主體意識。實際上,交流交往確實有助於相互瞭解,但它不必然導致相互認同,相反地,可能由於相互瞭解的加深,對彼此的差異會有更加廣泛深入的瞭解,從而更加鞏固了既有的主體意識。正因為台灣主體意識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它不可能由產生於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中國主體意識所取代。

  最後,台灣主體意識是會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的。陳芳明考察了台灣意識從日據到現代的發展過程,提出如下看法:“台灣意識並非是封閉的,也並非是靜態的,而是動態地在不同歷史階段接納不同族群的參與並認同”。⑭當今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條件下,以“台獨意識”為核心的主體意識不得不有所改變,隨著和平發展的深化,兩岸必然會逐步增進共識,增進互信,因而朝著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相聯接的方向發展將是一種可能的趨勢。有的台灣學者已經指出:“台灣主體意識若被誤用或是濫用,恐怕對台灣來說是禍而非福,連帶影響兩岸關係、經濟發展、開放程度落實、文化創新、社會學習與成長等這些層面,甚至會變成保守主義、反動主義、排他主義與保護主義的代言人,對於正要邁向卓越發展的台灣社會,絕非好事。因此我們應當正確理解台灣主體意識,並透過正確的管道及信息正確的傳播,告知青年世代什麼是真正的台灣主體意識,否則倘若繼續放任下去,未來必將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⑮這說明克服與擺脫排斥大陸的主體意識也將成為可能的趨勢。陳淞山主張:“讓兩岸和平發展的交流與融合自然形成‘認同台灣’就是‘認同中華’的價值觀,並積極創造其與‘中華認同’或‘中國認同’相聯結的‘文明價值’。”以此來建構兩岸的“文明共同體”。⑯我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理性的期待。

  總之,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識,一方面它刻意與中國大陸區分開來,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它是現階段兩岸關係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是一種正常的必然的現象。在社會歷史條件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它是不會自行消亡的,也不會被另一種主體意識所取代。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讓它惡性發展,造成台灣與中國大陸敵對的局面,那對於兩岸人民來說,將是嚴重的災難;一是尊重差異,包容差異,正確地面對差異,處理差異,通過交流交往,增進共識,增進互信,在共同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朝著“認同台灣”與“認同中國”互相聯接的方向發展,這應當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景。

  註釋

  ①童振源:《凍結台獨黨綱是推動兩岸和解第一步》,http://www.CRNTT.com,2013-12-29

  ②馬英九:《治國周記》,《自由民主軟實力,兩岸文化影響力》,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5725&rmid=2074

  ③范世平:《蔡英文主導下的民共新關係》,2014年4月17日《旺報》。

  ④《捍衛本土政權,台灣社成立》,2006年6月19日《民眾日報》。

  ⑤陳孔立:《台灣民眾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的複雜心態》,《台灣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

  ⑥劉性仁:《評台灣青年世代的主體意識及其影響》,《中國評論》2012年6月號。

  ⑦陳孔立:《台灣民意與群體認同》,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162頁。

  ⑧參閱王貞威:《家人:兩岸關係新文化的結構探析》,《台灣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

  ⑨周少來:《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傾向及其對兩岸政策的影響》,《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⑩盧伯華:《搶佔台灣主體意識的新論述》,《新新聞》2008年1099號。

  ⑪陳淞山:《兩岸關係發展的困局與機遇》,《美麗島電子報》2013年3月15日。

  ⑫俞新天:《世界權力轉移特點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海研究》2014年第2期。

  ⑬唐永紅:《兩岸經濟合作的政治效應問題探討》,《台灣研究》2014年第4期。

  ⑭陳芳明:《文化認同與民族主義》,《文訊》第339期,2014年1月。

  ⑮同注⑥

  ⑯同注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