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德國中小學教育:學生成績為隱私從不排名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13:26:32  


 
  差生也幸福

  相比起中國小學裡班主任的青睞和熱情挽留,一直成績優秀的月月卻很少受到德國小學老師的特別關注。“我去參加家長會,老師跟別的家長可能談10分鐘20分鐘的都有,而每次跟我談,一兩分鐘肯定出來,她總說‘你孩子都挺好,沒事,你可以走了’。”有時候老師甚至都不要求肖雲來開家長會。

  優秀生之所以在德國小學課堂上遭到“冷遇”,是因為德國小學教育的重點並不是支援成績優秀的學生,而是著力於提高處於中下等的學生成績。“德國學校把成績劃分成1至6分,1分最高,5分和6分表示不及格。雖然每所學校的情況不一樣,但通常每個班級能得到1分的學生不過一兩個人。其次是2分,也就是中上等成績。3分最多,對德國家長而言,孩子能得3分就已經滿足了。”肖雲解釋道,“上課時,老師會關心成績在3至4分的學生,如果能把他們的成績提高到2分,就是成功的授課。”

  “學習進度方面也同樣會以這些學生為參照,如果有必要還會重複授課,直到他們理解為止。這樣成績優秀的學生雖然已經理解,無奈還是要重複聽課,在這種背景下就衍生出了跳級制度,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跳一個年級。”肖雲的女兒月月就跳了一級。“相當於瞬間賺了5萬歐元,這是德國人的思維方式。”

  以中下等學生為教育重點還衍生出一項學習鐵律——不准預習。“尤其三、四年級的時候,我還接到過學校的來信,信裡說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考好分數讓孩子預習功課,學校就特地來信明確反對。”信裡詳細闡述了緣由:假使老師為了誘發孩子的思考而提出問題,這時如果提前預習的學生馬上做出回答,其他學生就不願思考下去,因為已經知道了答案,這種行為是在無意中剝奪了他人的思考權利。“以德國老師的經驗,小學四年級畢業沒有聽說哪個孩子不會寫或不會算,所以希望家長不要在課外讓孩子預習功課或補課。”

  “德國的小學不以培養精英為目的,比起單獨游在最前面,反而和大家一起游泳更有價值,並為創造這樣的生活而努力。”德國人認為學習好的學生憑自身的能力足以找到正確的方向,而且到了大學還有繼續深造的機會,小學教育的當務之急是支援和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連學校也棄他們於不顧,他們將來在社會上就更不會有立足之地。“咱們中國的老師很大精力則放在優秀學生身上,快馬加鞭嘛。”肖雲感慨,在中國,即使是業餘愛好也無法“業餘”,更遑論學業。“女兒在國內學過幾次羽毛球,可去了幾次之後就不願意再去了,因為羽毛球班是按專業水平去培養孩子,可她只是想作為業餘愛好去玩玩。”

  四年級決定未來

  肖雲帶著女兒回到德國後面臨的頭等大事就是小學升中學的擇校問題。“德國的小學只有柏林跟勃蘭登堡等少數幾個州是六年制,其他地區的小學大多採用四年制。小學四年級以後,德國把中學分成三類:文理中學(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和主幹學校(Hauptschule)。”肖雲解釋,“只有文理中學是瞄准上大學的,既學‘怎麼做’又學‘為什麼’。實科中學是提高類學校,將來上咱們所謂的大專、中專,培養有技術的人員。主幹學校則是培養普通勞動者,更多學‘怎麼做’,不關心‘為什麼’,不用特別高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