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府幹預型調控將逐漸讓位於市場化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10-11 09:06:23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經歷了上半年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國內對未來經濟政策是否鬆動始終帶著期盼。10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的看法。他說,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沒有什麼意外發生。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是主動調控的結果。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遠近兼顧、深謀遠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這必然伴隨著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切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子勛文章稱,這是中央領導層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透露了一個重要信號,即中國在宏觀政策將兼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的平衡。結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對於“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的明確表態,讓市場都沒有猜測的餘地了,這體現了中央領導層對中國經濟維持相當速度增長的自信。

  文章分析,中央領導層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自信來自於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已經緩解,經濟出現了回升的積極信號。國慶假日期間公布的9月官方和匯豐的製造業活動指數以及官方的非製造業指數均顯示中國經濟整體繼續上升。正是基於對中國經濟樂觀的判斷,中央祭出“遠近兼顧、深謀遠慮”的政策。當前央行政策操作正好體現了中性貨幣政策下的彈性。從央行日前發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2013年第三季度例會內容來看,央行釋放了四個重要信號:

  其一,央行強調著力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協調性,顯然與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大背景有莫大關聯。國務院辦公廳於7月提出了10條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8月底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也應運而生。這些跡象表明貨幣政策將加強與產業政策、信貸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等協調配合。正如央行副行長胡曉煉9月5日在金融街論壇上所言,中國的經濟持續平穩發展是金融穩定的基礎和前提。貨幣政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中央宏觀調控工具,要求金融監管與之相互協調,這樣才能夠發揮出預期的政策效益。

  其二,強調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預示著央行未來的調控方式將從以往倚重基準利率和信貸等數量控制向調整資產負債表轉變。在6月底流動性緊張之時,央行通過對常備借貸便利(SLF)等一系列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的組合運用,穩定了金融市場。可以推斷,未來央行還將繼續採取這種策略以實現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的目標。央行10月8日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6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投放量較前次逆回購小幅縮量。“十一”前,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4天期800億元逆回購,中標利率為4.1%,並且續做了2010年第八十四期央票,數量為49億元。央行堅持通過“放短鎖長”,意在確保資金面平穩過渡,避免錢荒再現。8月外匯占款新增273億元,連續兩個月負值後首次轉正也已釋放出顯著信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