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燒錢晚會錢都花哪了

http://www.CRNTT.com   2013-03-19 14:41:32  


 
  據悉,廣義的舞美基本包括布景、燈光、音響、化妝、服裝、道具等;狹義的舞美是指舞台的視覺呈現部分,一般包括舞台搭建、LED顯示屏幕、電腦燈、多媒體部分等,有的還有冷煙火、水造型的運用等。

  知情人士透露,如今的晚會越來越追求感官刺激、技術崇拜。燈光越多越好,LED顯示屏幕動輒就要上千盞燈,甚至連樓梯都鋪滿LED。技術是越先進越好,LED技術、全息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其實很多晚會根本不用這麼多高科技,這麼奢華的效果。”

  音響可以再利用,一些服裝、道具、燈光還可以勉強回收,但為舞台量身定做的燈光、道具,特別是多媒體都成了一次性用品,更不要說像舞台搭建等硬景部分,根本不能重複利用,造成了極大浪費。難怪,有人用“舞台裝修隊”形容舞美設計。資深策劃人任衛新也坦言,在一次性晚會中,舞美浪費問題尤為嚴重。

  反對舞台浪費並不等於反對大製作和大投入,“但是當你的藝術本體毫無創造力,什麼樣的包裝打造都沒有意義。”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舞美應當根據藝術的需要,依據環境、條件、投資狀況決定,而非成為燒錢和炫技的遊戲。
 


  無奈:舞台宏大才能拉來贊助

  貓膩:缺監管道具價格隨意報

  舞美投入巨大,產生大量一次性垃圾。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熱衷舞美大製作?

  “主辦方很少會單純為創意買單,需要宏大、實際的載體讓他們知道錢是怎麼花的,錢是花得值的,舞台美術自然成為這個可以量化的載體。”一位晚會導演坦言,我們還不夠尊重藝術、創意的價值。

  但這僅僅是原因之一。這位導演透露,舞美大打多媒體、高科技的旗號,實際上創作成分很少,技術標準也很少。晚會的布景搭景、服裝、道具等舞美部分成為內行人的生財之道,這已成為業內公認的潛規則。

  據了解,一台晚會的組織基本構成是:創作組,製作組,演出組,宣傳組。正常演出投資情況下,不同演出有不同分配模式,但基本上是三等分:主創費用占30%,各種演員花銷占30%,舞美占30%。但是,實際演出中舞美經常超支,很多支出成了“返點”的費用。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一次性的文藝活動,尤其是政府投資的超大型文藝活動,規模越大,水分越多。

  “舞台搭建是最容易有貓膩的地方,每一個道具多報100元,1000人的晚會就能‘結餘’10萬元。”一位舞美師透露。

  郭瓦加毛吉舉了一個例子,觀眾席上的熒光棒,從市場上批發也就1元一根,而劇組內卻報到2元、3元甚至5元一根,這差額就落到了中間人手中。

  還有業內人士介紹,多媒體技術的市場價能要到每秒1800元,5分多鐘的多媒體放映就得花約50萬元,這部分也有巨大的泡沫。

  郭瓦加毛吉說,很少有人會關注到熒光棒這種細節,但事實上,恰是這樣的小細節成了浪費的重災區,讓一部分人得以自肥。“各類晚會著實養肥了一批晚會導演和創作團隊。”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