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企業撤出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7 14:58:31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陳有容的文章“日本企業撤出中國”說,不受控制的反日本暴力示威和揮之不去的“日本恐懼症”,讓在中國的日本企業蒙受了重大損失。但中日雙方的利益都受到傷害。

  亞洲兩大巨人中國和日本爆發對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的歷來最激烈衝突而各自在舔舐傷口之際,亞細安看來將從仍在惡化的中日關系所帶來的經濟後果獲益。

  對日本的經濟複蘇來說,中國的龐大市場——即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及長期增長預測並不樂觀——還是必不可少的。

  盡管對中國經濟日益惡化的經商環境(社會群體事件漸多、工資上揚)及政治不穩定的擔憂增加了,許多日本企業至今仍選擇留在中國,希望就像以前數次發生矛盾時一樣,兩國之間的政治關系鬧僵不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衝擊。

  然而,這一次和以往不同,再也不是“不管政治氣候如何,一切如常”了。不受控制的反日本暴力示威和揮之不去的“日本恐懼症”(Japanphobia),讓在中國的日本企業蒙受了重大損失。但中日雙方的利益都受到傷害。

  例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於11月9日公布的數據,日本車在中國的銷量在9月和10月分別下降了40.8%與59.4%。然而,因為這些“日本車”大多數是由中國工人製造並由中國員工出售,銷售量下滑也影響了當地的經濟。日本汽車製造商已經把它們在中國的年銷售量估計,大幅度下調17%(即減少65萬輛)。

  至於中日這兩個亞洲最大貿易夥伴的貿易額,根據中國海關於本月公布的10月數據,與去年同時期比較,日本的進口下跌了10.2%(在9月則下滑了9.6%)。與此同時,中國對日本的每月出口在10月只增加了1.1%,與11.6%的整體出口增長相去甚遠。另外,中日今年1月至10月的總貿易額與去年同比減少了2.1%,比1月至9月的1.8%來得高。相比之下,雙邊貿易在2010年與前年同比增加30%,2011年的增幅則是15%。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