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模式已走到盡頭

http://www.CRNTT.com   2012-11-12 08:59:02  


 
  美國的現狀不僅是金融破產,還是智力破產。美國的“領導人”愚蠢地堅持他們所知道唯一的模式:刺激消費者借錢從中國購買更多的東西,這完全是基於一個異想天開的信念——干預最終將能夠導致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這就像給威士忌上癮者遞去一瓶酒精。

  這個模式根本不能帶來繁榮的未來。

  那麼,日本吸收了其中的啟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日本並沒有採取逃離滯漲的措施。經過20年不斷擴大和偽裝的凱恩斯主義刺激計劃——不斷地財政透支和QE,日本已經被構建成了:

  1.存在大量不知通往哪裡的橋梁(受到強大建築業游說的創造就業項目)

  2.史無前例的財政赤字(政府負債的利息和社會保障支出占稅收收入的114%——幸運的是,現在還可以持續下去)

  3.人口老齡化加重了下一代人的負擔,而“加班證明你的價值”的工作文化令很多年輕人英年早逝

  4.一個出口型經濟體現在存在結構性貿易逆差

  5.一個僵化的被利益集團控制的集權化國家受困於內在的政黨腐敗

  6.每年(甚至更短時間)更替一次首相

  7.跨國公司已經丟失了競爭力(還記得上一次索尼或東芝推出的拉風的電子產品嗎?現在全是蘋果、三星和谷歌的天下了)

  8.一個沒有宣戰但真實存在的與中國的貿易戰(日本牌子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量下跌了超過20%)

  9.移民政策限制,使高速老年化帶來的勞動力緊缺無法緩解

  (上一次我到日本,在朋友父母所有的公寓住了幾天。敲門檢查我的去向和之前居住地情況的日本警察,是個來自韓國的工人。試想一下美國的政策也如此密切地關注每個“外國出生的工人”。這可能是低犯罪率的日本創造就業計劃的一部分,但這也反映了外來移民在日本一直被視為“其他人”。這樣怎麼吸引外來移民呢?)

  10.日本的創新已經萎縮到特定的技術玩意、材料和生物制藥的研究,這些都缺乏已知的商業應用。日本仍然是高新技術研發的發動機,但只要沒有商業用途,這些專利將毫無價值。

  改進式完善消費者技術的日本模式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了。日本高度依賴的汽車和機械製造業也出現了下滑,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下滑,這些一度紅火的產業也出現了停滯。因為發達國家的駕駛里程和汽車保有量都出現了下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輛汽車的觀念已經出現了拐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