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地震“塑造”日本:臨震不亂的國民秩序

http://www.CRNTT.com   2011-03-15 09:12:28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訊/九級強震突襲日本後3分鐘,正在例行會議的首相停止會議,50分時緊急管理會議召開,15分鐘後自衛隊全面出動......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在全世界也一直是災害應急管理的模範。但當我們回顧歷史時,也不難發現,95年的日本政府也曾為阪神地震付出過高昂“學費”,正是制度上的扎實改進使得日本政府成為政府應急管理的典範。

日本政府的“阪神教訓”

  震後2兩小時首相才接到報告,內閣會議結束時神戶已一片火海

  神戶地震在凌晨5點發生,首相村山富市至上午7時才得到秘書報告,當時由於阪神通信網絡斷絕,對災情判斷不足,上午十點召開的例行內閣會議也並未對災害提出討論,僅派平時負責災害的國土廳長小澤赴深滬觀察。時至內閣會議結束時,神戶市的長田區早已是一片火海。

  震後6小時才首次召開高級別對策會議,大型設備震後三天才獲批投入救災

  此外,在應對阪神地震上,整個日本政府運作上也顯得遲緩,由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設置在國土廳的“平成七年兵庫縣南部地震災害對策總部”在地震後6小時才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對策會議,而由首相掛帥的政府救災對策總部是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才成立。

  當時,日本最大的直升機機場就在神戶,兵庫縣警察局和神戶市消防局還有專門用於急救的BK117型直升機。可是這些先進的國有設備是在阪神大地震後的第三天才獲批投入救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