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巴黎落下帷幕,各國就建立衡量全球經濟失衡指標達成共識。 |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評論員 劉明禮)2月19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巴黎落下帷幕,各國就建立衡量全球經濟失衡指標達成共識,同意選取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私人儲蓄率和私人債務、貿易帳戶和淨投資收益與轉移帳戶作為衡量經濟過度失衡指標,同時充分考慮匯率以及財政和貨幣政策,並同意通過加強多邊合作來縮减經濟過度失衡。此次會議是為今年底將在巴黎舉行的G20首腦峰會做準備,因此雖然是部長級會議,但也備受矚目,同時也承載著人們“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治理的期望。
2008年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凸顯全球治理機制的缺陷,塵封多年的G20走向前台。G20的意義不僅在於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更在於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治理問題。金融危機前,世界經濟治理基本上沿用了二戰後建立的美國主導的管理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關貿總協定)是管理國際經濟的主要工具和平台,權力核心在七國集團(G7)手中,尤其是美國手中。
在經濟全球化尤其是國際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這一套機制已經明顯落伍,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以及傳統發達國家的相對衰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經濟基礎已變,上層焉有不變之理。金融危機的爆發已經充分說明改革是大勢所趨,並且加快了改革步伐。於是,金融危機後,G7的風光已經成為歷史,G20引人注目。但就此說G20取代G7成為全球治理的新平台,還為時過早。這更多的反映出人們對後危機時代全球治理體系的期待,而不是客觀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