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後金融危機時期與中國模式的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0-11-15 08:56:22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管窺“中國模式”的不足

  文章認為,儘管“中國模式”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但是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中國模式”仍然是一個尚未成熟和定型的發展模式,“中國模式”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只有正視和研究這些問題和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完善這一模式。

  一是從經濟發展方式上看,“中國模式”主要依靠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越來越難以為繼,經濟增長內生力明顯不足,國民經濟的競爭力不強。一方面,“中國模式”經濟發展呈現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產出、低科技、低效率的特點,經濟發展不具有可持續性。另一方面,“中國模式”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不均衡,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未能實現協調拉動。尤其是在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發展模式將面臨新的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二是從政治建設上看,國際金融危機對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當前如果我們不高度重視政治體制改革,不果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所凸現出來的矛盾和問題就難以從根本上化解,影響科學發展的某些制度漏洞和體制障礙就難以從根本上消除,某些潛在危機甚至有可能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障礙。

  三是從文化觀念上看,“中國模式”主導下尚未完全形成統一認同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中國經濟社會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缺乏文化觀念和價值的支撐與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模式”的主導下,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其總體實力和水平與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形勢還不完全適應,突出地體現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尚未完全形成統一的文化價值觀和世界觀,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待增強,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尤其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及對社會各種思想觀念的整合力有待增強,“中國模式”的發展缺乏統一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支撐和動力,難以在發展中形成推動社會、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快速前進的合力。

  四是從社會事業上看,“中國模式”在給中國經濟帶來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社會事業的滯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長一短”問題突出,經濟增長與社會矛盾問題凸顯。主要表現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一系列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日益突出,貧富差距問題擴大,部分低收入人民群眾生活困難。上述社會問題已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健康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