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場協議 日本當年到底失誤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0-10-23 09:15:57  


 
  從GDP的季率來看,廣場協議簽署以後,日本經濟增速只稍微回落了兩個季度,而後反而加速上升,並在隨後總體上保持了五年的擴張期。只是在1990年年底以後,日本泡沫經濟膨脹並破滅後,GDP增速才遲緩起來。在簽署廣場協議後,日本貿易順差總體上保持穩定,只在個別月份有過迅速下降的記錄,但很快又恢復。馬克大幅度升值以後,德國的貿易順差大幅度上升,只是在1990年7月以後,才突然快速下降,但也僅在1991年5月前後出現過短暫的貿易逆差,而後迅速回覆到順差狀態,且順差數額節節攀升。在法郎大幅度升值後的4年多裡,法國的貿易順差也是上漲的。過了12年之後,法國的貿易狀況才出現傾向性的惡化。雖然英國貿易逆差在廣場協議以後上升過,但在九十年代又開始縮小。直到接近2000年以後,貿易逆差才單向擴大。因此,廣場協議雖然導致日元、馬克、法郎和英鎊對於美元快速、長期、大幅度升值,但並沒有導致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貿易狀況惡化。

  現在足以得出結論,日本的困境,是其國內其他經濟政策失誤導致的。日本政府沒有盡早從依賴外部市場的思維中走出來,重視外部因素而輕視內部因素,政策的重點瞄准了廣場協議可能給予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上。根據學者的研究,日本因擔心“升值蕭條”,為避免其持有的大量美國資產貶值和支持美元發行,減輕日元升值可能出現的對國內經濟的不利影響,在日元大幅升值後,仍採取了持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特別是超低利率政策。利率長期處於超低水平,金融機構貸款大量增加,導致了1988年至1990年資產泡沫的產生。大量過剩資金開始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引起了股價和房地產價格的暴漲,釀成了泡沫經濟。

  德國等國卻眼睛向內,其央行以穩定物價為己任,沒有實行超低利率和超量貨幣發行的政策,因此在這些國家沒有爆發樓市和股市泡沫,當然也就沒有泡沫破滅後的長期衰退或者是蕭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