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免兼文化總會總會長的政治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0-01-15 08:01:51  


 
  實際上,“中華民國文化總會”的前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是一個反共組織。其背景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上及聯合國內代表中國的正當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而且,蔣介石當局也正面臨著必須號召“反攻大陸”,但卻又不能“反攻”的尷尬境地。隨著時間的流逝,“反攻”無望等疑問逐漸上升,以及“動員戡亂”長久維持所產生的弊病,嚴重威脅“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當性。恰在此時,毛澤東在中國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更是掀起“破四舊”運動,對中華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破壞。蔣介石當即緊緊抓住這一時機,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以塑造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繼承者和維護者的形象,並與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禮。一九六六年十一月,由孫科、王雲五、陳立夫、陳啟天、孔德成等一千五百人聯名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求當局以每年十一月十二日孫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次年(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台灣各界舉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發起大會,推舉蔣介石任會長,運動隨即在台灣和海外華人地區推行。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擬定運動推行綱要,以“提高倫理道德,建設社會秩序”為重心,以推行“國民生活須知”與“國民禮儀範例”為首要工作,其他具體工作包括整理出版古籍、譯介西方名著、獎勵文化創新、提倡戰鬥文藝、推廣梅花運動與現代國民生活運動等。會下設基金、國民生活輔導、教育改革促進、文藝研究促進與學術研究出版促進等五個委員會。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後,“本土化”成為台灣社會與“政府”文化政策的重點,“文復會”以“中原文化”為主的工作推動困難。一九九零年“立法院”全面刪除“文復會”預算,十二月鑒於社會變遷迅速,“文復會”遂改組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簡稱文化總會)”,且於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八日舉行成立大會,會中推舉李登輝為會長,並登記為社團法人民間團體。二零零零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接任會長;二零零二年更將該會招牌,正式以“文化總會”取代之,並以“文化台灣‧世紀維新”作為該會的“新願景”。

  台灣文化人指出,當時蔣介石以“文化復興運動”塑造“政府”正當性的方式,是建構台灣為中華文化唯一寶庫,為保衛傳統文化而需繼續與中共奮鬥,並以蔣介石作為道統傳人,將全民團結於領袖之下。也就是說,“道統—國父—蔣公”、“三民主義=文化復興=反攻大陸”成為文復運動的主要內涵。“總統”兼“文復會”會長,意味著“國家最高領袖”同時肩負文化復興的重責大任。對蔣介石而言,這種身份是繼承國父與道統而來,別人所無法取代。能領導“文復會”的,是道統傳人,是“總統”,是蔣介石,而這三者在當時構成了“領袖”一辭的實質內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