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農政策改革的新動力 | |
http://www.CRNTT.com 2009-12-07 11:52:53 |
文章認為,世界各國的農業一定不可以用同一個政策、思想、理論體系來指導。中國應該向日本、韓國學習農業現代化的經驗。日本、韓國也是人多地少,但他們怎麼實現農業現代化?或者說怎麼讓農民增收?一定是讓農民能進入所有領域,給足夠的優惠。因為他們的收入60%以上來源於非農業,而這又來源於政府允許農村合作社以最低成本、最低門檻經營,並把農村合作社進入金融、保險、旅遊、飯店、房地產等全部收益大多免稅,才導致95%以上農民進入合作社。也只有把所有涉農的可能產生的收益都讓給農民,才能保證有足夠的、非農業人口買得起的糧食。只有大規模的公共投入,才能合理地形成農村相對穩定以及糧食安全,而不完全是靠學習西方的機械化、產業化。 其次,任何外部主體進入小農社會必有交易成本,如果採取的方式不恰當,會加大負面效果。因為我們把一個城市高成本的現代上層建築照搬到鄉土社會,就發生了上層建築反過來建築經濟基礎的毛病。東亞屬於典型的小農村設置經濟,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為什麼歷朝歷代都講皇權不下鄉,並不是皇帝老兒不想管到農民家的炕頭上,而是成本太高,因為農民高度分散。 文章指出,中國要發展農業,還必須解決鄉村治理問題,完成鄉村治理結構建設,必須根據中國農村的國情與經濟形態才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