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的經濟計劃能有多靈驗

http://www.CRNTT.com   2009-02-01 09:04:16  


 
  不錯,再生能源發展的許多問題實際上是基礎設施問題,需要政府大量投入。比如,風力電廠也好,太陽能也好,都需要適當的電網傳送,比如把有風地區的電力傳給無風的地區,把家庭太陽能製造的過剩電力輸送到別的家庭等等。另外,電動車也即將在美國上市。這種車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充電速度太慢,充六個小時才能跑一百英里,開車多的人兩三天就得充一次,遠程旅行則怕半路沒電。在技術突破之前解决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在每個加油站都設立電瓶更換服務,在幾分鐘內用事先充好的電瓶把舊電瓶換下來,如同加油一樣方便。這樣,消費者才對電動車有信心。所有這些服務,都必須政府投入幷創造優惠政策,否則就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再生能源因爲沒有足够的規模而無法建立龐大的基礎服務設施,因爲沒有龐大的基礎服務設施,再生能源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規模。試想,第一批電動車也許就幾萬輛。誰會爲幾萬輛車在全國加油站都設置電瓶服務?但沒有這種服務,消費者擔心有急事無法花六小時充電,那麽他們怎麽會買這種車呢? 

  但是,政府除了履行這樣的職責外,就不應該特別給再生能源以優惠,而是任其在市場上競爭。政府所應該作的,是在傳統能源頭上加征排放稅。衆所周知,傳統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污染空氣,有關的環境治理和醫療費用,傳統能源的消費者幷不支付。如果政府通過稅收的手段使傳統能源的消費者支付這些隱性成本,傳統能源的價格就會上漲,結果是再生能源在價格上就可能獲得競爭的機會。 

  可惜,在一個民主社會,老百姓的選票决定總統的政治命運。如今經濟蕭條,沒有人願意多付稅。于是在奧巴馬的計劃裏,充滿了减稅和優惠,排放稅這種符合經濟規律的舉措却見不到。這樣的計劃會燒許多錢,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1935年,美國在大蕭條中掙扎了已經六年,離走出大蕭條還有五年。這時在國會的聽證會上,聯儲主席Marriner Eccles告訴議員:政府除了减低利率、减低資本的費用外,幾乎已經無事可作,只能等著市場自然恢復。這是句老實的實話。如今的美國,也還是一樣:政府降息,利率近零,除了再建一些基礎設施外,也已經無能爲力。但是,市場的生命力在這個黑暗時刻却比人們想像的旺盛,應該任其自動恢復。 

  不錯,增加人們對經濟的信心確實是總統的責任。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美國當今經濟問題的根源,幷非信心不足,而是信心過剩。人們總是抱有種種不切實際的期望。這才産生了泡沫。負責的政府,應該引導國民對現實有個冷靜的估計。三四百萬的工作是否能創造出來,特別是其中的90%是否能被私營經濟所創造出來?對這樣的問題,我最不信的就是政府。(作者薛涌系旅美專欄作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