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立陶宛事件 高少凡:小水花起不了漣漪

http://www.CRNTT.com   2021-11-24 00:03:44  


 
  此外,高少凡提到,有兩個面相可以觀察歐盟諸國,乃至於其他區域國家不會效法立陶宛操弄台灣議題。首先是美國的軍事及經濟力量衰退當中,這件事情可以從今年10月南海接連發生美軍潛艦出現技術問題,以及近期美國經濟金融上面的通膨危機,可以顯現出來,美國在軍事安全、經濟的力量已逐漸消逝。

  他說,今年10月初,美國康乃狄克號潛艦在南海作業時撞擊不明物體受損,被迫浮上水面,美國官方對外宣稱是撞擊到未知的海底山脈釀禍。然後同月下旬,在黃岩島附近海面,另有一艘型號不明,形似美國攻擊型核動力潛艇,狀況不明,一樣是浮上水面的事件,美國官方未對外多作說明。

  高少凡表示,上述軍事事件,從有限的資料告訴我們,美國海軍長期以來在海面上下的霸權已消亡,尤其是水底的軍事能力,過去中國軍方還跟美國有差距,但是在同一個月,於中國大陸主張的主權海域周邊,二度有美國潛艦因不明因素浮出海面,透露出的訊息,不言而喻。

  再加上美國情治高層的單位都公開示警,中國已經成功試射超高音速(Hypersonic)載體武器,代表著過去美國的軍事霸權,正逐漸被中方追趕當中。

  至於經濟面的問題,高少凡表示,主要是自從疫情爆發迄今強力通膨,引發美國民生經濟負面走向,拜登難以平定下來,民生物價不斷上揚,政府民調直直落。這兩個東西持續無法解決。所以在軍事、經濟方面,美方罩門顯現,成為中國的機會。

  其次則是,美中峰會之後展現出兩強平起平坐的發展態勢。高少凡說明,這次的中美領袖峰會可能是一個歷史的分水嶺,雖然沒有任何的公報、聲明,或者實際上的議題促進,但是雙邊領導人3.5小時的談話,必然是深入各方面,且事後雙方的轉述,雖然內容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已經是回到了今年7月美中天津會談,北京所劃下的三條紅線,只是彼此照而不宣。

  高少凡認為,中方給了美方面子,因為一個往日的絕對強權不會輕易認輸、認栽,不願跟後來居上者平起平坐,但是從雙邊的互動來看,實際上已經是平起平坐了。綜上所述,在中美力量並駕齊驅的大架構下,各國會設法在當中取得平衡,立陶宛的事件不過是枝微末節,對大格局沒有絲毫影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