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社評:台灣進入合縱連橫新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8-12-03 00:01:14  


柯文哲2日舉行謝票活動,人氣依舊超強。(照:柯文哲辦公室提供)
  中評社台北12月3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2108縣市九合一選舉落幕,台灣政局進入新頁。民進黨大輸,中國國民黨贏得席次並未贏得民眾好感,明年就要上演的2020爭霸戰,將進入合縱連橫的新時代,在政黨包袱沈重難以立即轉型情況下,民進黨+、國民黨+,將蔚為風潮,這不是接不接受的問題,而是不接受就會被選民淘汰。

  這次的縣市長選舉,全台22縣市,國民黨狂贏15席,民進黨只有6席。各方都說,這不是國民黨贏,而是“反民進黨”贏。最近有兩項民調,證實了這個現象。一是美麗島電子報選後所做調查,民進黨好感度只有23.4%,國民黨也只有36.9%;二是TVBS11月30日發佈的台灣12位政治人物聲望調查,前四名是韓國瑜、柯文哲、鄭文燦、侯友宜;蔡英文吊車尾,吳敦義排11名。

  由於藍綠2020大選黨內初選,2019年初就要登場,藍綠志在投入的政治人物都已開始暖身。然而可以看到,包括民進黨的蔡英文、賴清德經過這場慘烈選舉已傷痕累累;國民黨的吳敦義、朱立倫若非聲望極低,就是政治風格已過時。至於官司纏身的馬英九重披戰袍的可能性應是不高了。2020已是台灣政治4.0,藍綠若還只是這些典型的政治人物出來應戰,屆時一定會有“彩蛋”出現,就像這次全面爆發的韓國瑜。

  從韓國瑜到柯文哲、侯友宜的高人氣可以歸納出,台灣選民喜歡新鮮面孔、去政黨化的政治人物,一選再選的老牌政客都不行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進黨當初看到國民黨新北市推侯友宜很強,就推了老將,當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出來迎戰,號稱的強棒最後大輸30萬票,近15趴,如果當時是推年輕選將出來,說不定不會敗這麼難看。

  不過,民進黨、國民黨好感度雖低,從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這次的險勝亦可看出,個體戶再怎麼厲害還是拚不過有組織的老牌政黨。政黨+第三勢力可能是未來可行的模式,就如同2014柯文哲與民進黨合作拿下台北市長。

  柯文哲這次尋求連任因民進黨提名姚文智差點輸掉,柯在新竹縣長選舉所支持的徐欣瑩也沒當選,“白色力量”受挫,柯直攻2020的機率應下降,組黨的可能性也不高,但柯文哲囊括大批年輕鐵粉是不爭的事實,他也知這是他的優勢。選後明顯可以看到,儘管深綠對柯極反感,寧可讓國民黨丁守中當選台北市長也不要柯當選(姚文智拿到的17%選票多屬此類),民進黨已開始在修補柯綠關係,包括把爭議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音寧解職,明年初的一席“立委”補選也可能再合作。另方面,柯文哲和韓國瑜關係也甚佳,未來將有若干北高合作項目,柯好好抓住年輕選票,未必是全台最大尾,卻可能會是“全台最重要那尾”。民進黨+柯文哲、國民黨+柯文哲,都是可能出現的選項。綠營有人嘲諷民進黨“以柯養綠”,點出了重點。

  柯文哲對民進黨更具價值的部分是在兩岸政策。柯選後拔得頭籌,立馬要在12月20日新科縣市長上任前舉辦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陸委會為他開綠燈,不再刁難,這除了是面對選後新民意,也是看到了柯之於民進黨的價值,柯是可以協助民進黨突破僵局,能救民進黨的人。

  蔡英文選後強調,這次選舉是人民對內政作為表達不滿,沒有在兩岸政策議題上做出選擇或重大改變。她不承認兩岸政策失敗一方面是為了保留顏面,也有美國因素;但國民黨經濟牌發酵是鐵的事實,民進黨若還僵住兩岸,做美國的棋子,2020根本不必選了。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是民進黨極珍貴的資產,若因綠柯合作而造成獨派出走,對民進黨其實也不是壞事。

  台灣未來可能的第三勢力不止是柯文哲,曾任“行政院長”的張善政,台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乃至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等都有可能。這次的九合一選舉,讓未來有意參政的人,看到以第三勢力扮演槓捍角色的可能性,有沒有政黨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引領潮流,讓時局起風的實力,就像柯文哲。有實力的人未必要加入政黨,即使在政黨內,現在也流行淡化政黨色彩,就像國民黨的韓國瑜、侯友宜,以及民進黨鄭文燦、接任代理主席的基隆市長林右昌。

  民進黨與國民黨有沒有可能轉型?由於盤根錯節太深、檯面下的利益結構太龐大,以目前來看,除非有很大的外力,否則很難。民進黨要看接下來的主席改選,蔡英文勢力的消長,以及賴清德、陳菊未來的走向;國民黨則要等15席新當選的縣市長進入中常會之後的新生態,看能否掃除過去的積習,有足夠民意基礎的韓國瑜將成為帶動國民黨轉型的火車頭。

  2018九合一選舉,吹響了台灣新政治號角。兩個垂垂老矣的政黨,都要在2020面對選民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