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大任語中評:中國處理貿易爭端表現不錯

http://www.CRNTT.com   2018-03-28 00:20:14  


吳大任。(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3月28日電(記者 黃文杰)針對中美貿易戰山雨欲來,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衝突都是為了尋求更好的解決,如果不自我節制,可能兩敗俱傷,現在中美處理貿易爭端,都在增加談判籌碼,中國處理表現蠻不錯,知道美國真正需要什麼,甚至可以把壓力轉為中國自己的經濟轉型。

  吳大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專長產業組織及賽局理論,目前擔任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主任,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中評社問:中美貿易大戰出現轉圜,美方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半導體產品,中國已允諾,將削減對台灣與韓國半導體採購訂單,改為擴大向美國採購,藉此舒緩美方情緒。市場憂心,此舉恐重創台灣半導體廠?

  吳大任表示,以半導體來看,台灣廠家最厲害就是“代工”,代工最主要還是台積電,以美國現在情況,要取代台積電的代工,不太可能,當然台積電在大陸南京設廠,下一代技術放在台灣,台積電仍有能力去美國設廠,尤其國際局勢快速改變,台積電中長期全球佈局,還是有可能到美國設廠。

  他說,中國半導體採購轉向美國,還有記憶體,其實美光與南亞也有策略聯盟,台廠受波及小,若中國真正要轉單,受創最大恐怕是韓國。

  吳大任說,美國態度很清楚,經濟政策目標就是改善就業狀況,這跟台灣目標不同,台灣可能考慮經濟成長,但是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美國勞動市場表現才最重要,怎樣爭取對美國投資,創造當地就業機會,才是解決中美貿易爭端優先處理,中國也是朝這方向走,會配合到美國投資。

  他舉例,以鴻海為例,響應特朗普“美國製造”先到美國投資設廠,鴻海到底算中國?還是台灣?其實很難區分,畢竟鴻海在中國投資設廠,資源很多來自中國,但是可以看到,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處理中美貿易爭端,挺有智慧,軟硬都有,處理表現蠻不錯,充分說明“知己知彼”,真的知道美國需要什麼。

  吳大任分析,中國面對美國需求,就是減少貿易赤字,中國作法就是增加廠商成本,減少出口競爭力,一種是匯率操作,一種是提高中國勞工薪資,增加勞工收入與消費,創造中國內需市場,顯然中國選擇後者,還有就是環境保護議題,趁這次貿易談判,要求中國自己的企業提高環保標準,中國生產製造成本增加,有助於減少中美貿易逆差。

  他對中評社指出,台灣產業屬於垂直分工,最強項就是“代工”,技術進步來自國際大廠合作,搶著跟蘋果等世界第一流大廠合作,才看到台美合作,製造又在中國,其實有點尷尬,中國應該趁這波中美貿易壓力,加速自己的研發、品牌能力,經濟快速轉型,有能力變成研發與創新大國,加上中國市場、人才、自己品牌,足夠消費力,就有能力來抗衡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