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秘:國民黨衰敗根源在於其組織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01:01:48  


第二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三台會”)現場(中評社 金裕超攝)
  中評社香港8月13日電(記者 金裕超)上海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在日前舉行的三台會論文發言中指出,國民黨雖然在政黨屬性上已經從“革命”式政黨轉變為“民主”式政黨,但政黨的組織仍然維持了傳統的結構和模式,沒有發生實質變化,這種只進行了一半的改革是一種最壞的局面,這也是國民黨遭受重創的根源所在。國民黨要東山再起最重要的是進行組織機構改革,更好的與台灣社會進行連結。

  李秘指出,國民黨在組織上並沒有完成向“民主”式政黨的轉變,仍然維持了一個“革命”式政黨的框架。首先,國民黨的權力仍集中於黨中央。雖然2000年以後國民黨開始在黨內“落實民主”,但黨內民主化並不徹底。國民黨仍然持相當濃厚的官僚行政組織,中央黨部、地方黨部、基層黨組織形成了一個完備的科層化組織結構;黨的人事權集中於黨中央,地方黨部的主委仍然由國民黨中央任命,經常出現與地社情民意相脫節的現象;政策的形成和制定完全是國民黨中央集權,然後自上而下的傳達命令,地方黨部只負責執行中央黨部的命令;資源的募集和分配主要是由中央黨部負責地方黨部並沒有多少資源。

  結果是,國民黨權力中樞長期被幾個大佬所占據,而地方上的位子和機會又被“政二代”、“官二代”所占據。國民黨最為人們關注的“新老更替”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普通年輕人在國民黨沒有機會,也發展不了。這樣又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越是維持老人政治和家族政治,就越是吸引不到優秀人才,而越是吸引不到人才,就越是依靠這些“政二代”、“官二代”。最後國民黨只能越來越與社會脫節。

  其次,國民黨地方組織較為僵化。國民黨在台灣長達半個世紀的—黨執政,黨工官僚化作風較濃,習慣於依靠政治和經濟資源的挹注來進行選票動員,習慣於資源分配的工作。他們不習慣於到其他社團中從事置入性行銷,更不能勝任開辟戰場的任務。

  在沒有資源挹注的情況下,國民黨基層組織已經沒有多大的戰鬥力。在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提出的很多政策,譬如說健保費調漲采差別費率、兩岸服貿協議,其實都對台灣的長遠發展有好處,但是地方黨務組織未能協助宣傳。導致馬英九的政績不為基層民眾知道,政策也被曲解,馬英九就算再勤政也是枉然。選舉期間,往往是候選人上山下鄉跑遍各鄉鎮村裡,而各級基層組織普遍存在運作空洞化、整合表面化、動員場面化的問題,無法切實發揮有效輔選的重要功能。基層組織所做的動員工作僅止於撐起場面,而不能深入基層切入問題焦點,並真正為支持者解決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