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中評論壇:香港智庫為何發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32:20  


 
  因此,香港智庫現在把越來越多的資源放到倡議上,把產品面向“客戶”,即利益相關方推廣,包括開研討會、寫文章、做廣告,希望社會認可智庫的觀點。

  香港智庫為何發展得不全面

  第二個功能是政治人才的培養。在外國,政策和政治人才密不可分,剛才兩位都談到了,它們有“旋轉門”制度。智庫進可攻退可守,智庫的人可以從政,從政者退下來可以留在智庫裡,這是他們能發展的比較好的外部環境。香港政府是由公務員當中的政務官主導的,還有很多諮詢委員會。受政務官文化影響,長期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形成了幾種傾向。第一,重論據不重數據,尤其是傳統的政務官,他們由某種理念去帶動,不是很重視數據。第二,重市場不重長遠規劃,這對於智庫要著眼的長期規劃不利。第三,重顧問研究不重學者智庫,香港政府有很多顧問研究,版權屬於政府;學者和智庫比較獨立,顧問則是在設定框架之內做一些符合政府構想的東西。這三種傾向讓我們的智庫沒有發展的很全面。

  在香港有規模的智庫屈指可數,十個都不到,很多與個別政黨或政治人物關係密切。而政黨在香港是很負面的概念,不少參政的組織首先是以智庫為名,導致很多人懷疑智庫的獨立性。香港大部份的智庫都走小而全路線,不同政策研究的多,深度不很夠,願意長時間做研究的人也比較少。

  近幾年,智庫的湧現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這個行業雖然我做了多年,惟社會認知度不高,我跟親朋好友說我是做政策研究的,大家都不太知道是什麼。更多的是問是不是當官員或要不要參選。經過政改和佔中以後,如果有更多年輕人願意花時間從事政策研究,對社會始終是件好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