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外專家北京聚焦: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樂觀

http://www.CRNTT.com   2015-10-17 00:03:15  


《微妙關頭:人民幣作為全球性投資貨幣之前景》報告發佈會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徐夢溪)由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委托經濟學人智庫撰寫的《微妙關頭:人民幣作為全球性投資貨幣之前景》報告今日在北京正式發布。報告研寫正值中國股市波動時期,匯集了國內外金融服務機構對人民幣國際化長期使用的觀點,並探索為迎接人民幣成為主要的國際投資貨幣,亟待解決的措施。

  報告主要內容涉及四點。一是,儘管近期市場波動,全球性金融服務機構認為在接下來的3年中,在岸股權交易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發展最快的領域。二是,外匯交易將成為人民幣交易增長最快領域之一。三是,金融服務企業期望人民幣業務及收益持續飆升。四是,倫敦證券交易所在全球範圍內持續領跑人民幣產品創新。

  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樂觀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處經濟部主管Jurgen Conrad觀察人民幣已有4、5年,他受邀參加報告發布會,並在現場表示,從長期看來,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化,其國際化也為人們接受。要思考的是,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人民幣國際化是好事,但對投資者而言,究竟能獲得什麼樣的好處。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進程良好,但不應認為其國際化能夠在一至兩年內達成,這樣過於急功近利。“在五到十年內,人民幣會有突破。”

  Jurgen Conrad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取得諸多進展,中國外匯改革對於持有人民幣的外國投資者的影響,受到境外和境內市場的影響。在制度的層面上,央行的資產流動性會影響人民幣的流動性。中國跨境交易已經靈活化,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不過在中國的投資仍會受到中國較高的利率的影響。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資深研究員鐘紅參加了報告發布會,她認為,展望未來,人民幣在投資、交易、儲備幾方面都有所推進,但步伐不同,儘管人民幣在國際上排名上升,但其占比仍處於較低水平。在投資、交易的方面,人民幣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總體來說,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但仍然有限制性。我們還需要努力提高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開展改革措施。港滬通的開通就有利於中國股市投資者的境內境外流通。中國股市現在處於緊要關頭,但人民幣前景仍然光明。

  “人民幣作為融資貨幣有很大發展空間。”鐘紅舉例說明,譬如“一帶一路”,其覆蓋國家廣泛,使人民幣可以發揮巨大做用。在金融市場領域,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有很大需求;人民幣的融資貸款需求量也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