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人民呼聲與改革脈搏共振

http://www.CRNTT.com   2015-04-04 09:17:45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對民意的呼應,不是被動回應,也不等於簡單順應,而要達到“讓改革瓜熟蒂落、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效果。

  近來,有個改革熱詞叫群眾“獲得感”。這個詞被熱議,道出了社會公眾渴望改革進一步與民意互動的期盼。捍衛公共利益,準確把握社會心理需求,符合這些特征的改革,才能真正改到人們心裡去。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事實上,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一直是改革的基本取向。今年以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3次會議研究改革問題,始終有個鮮明的指導思想,即進一步提升改革質量,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就在這次會議上,發展鄉村教育、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破解“立案難”等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從“獲得感”到“呼應感”,“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目標沒有變,狠抓落實的現實導向沒有變,只是對改革的及時性、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對民意的呼應,不是被動回應,也不等於簡單順應,而要達到“讓改革瓜熟蒂落、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效果。

  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適時讓改革與民意響應模式提速換擋,體現了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駕馭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哪些該小步走,哪些可以大步行,哪些應該驚險一躍,把握得十分到位,做到了蹄疾而步穩。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改革與民意的呼應度非常高。兩年多來,許多過去長期未能突破的改革舉措之所以推進得波瀾不驚,比如單獨二孩政策、城鄉戶籍統一登記、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等,就是因為對群眾現實需求、真實心聲有十分精細的把握,帶給群眾很明顯的“呼應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