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三五”規劃及2030年遠景目標的前瞻性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5-03-15 11:09:33  


 
  二、“十三五”時期的國際國內環境

  文章分析,“十三五”時期是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八大報告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這是對中國發展背景和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

  “十三五”時期,就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來看:和平、發展、合作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同時,全球發展將表現出相互關聯、相互推動的以下四大趨勢:

  第一,全球經濟仍處於黃金增長期,南方國家迅速崛起。當前,全球經濟仍然處於後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世界經濟和貿易進入恢復性增長期。雖然面臨著後危機時代經濟衰退的挑戰,但是由於南方國家的強勁動力,全球經濟仍處於黃金增長期。到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同時,全球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升級;貿易自由化仍是世界經濟發展主流,但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矛盾仍將在長時間內存在;全球對外貿易投資體系的突出變化是對外直接投資的流入與流出相互作用,從北方國家向南方國家投資、北方國家向北方國家投資,轉變為南方國家向南方國家投資、南方國家向北方國家投資,中國不僅將成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國,還將成為對外投資的最大國。

  第二,國際政治格局大調整,趨於多極化、民主化。隨著美國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相對下降,由美國所建立起來的金融、軍事、科技、文化領域的霸權體系格局將很快被中國的迅速崛起所打破,美國將不得不更多地與中國主動開展全球合作,分享國際事務的領導權。客觀上就使得“三強”(美國、歐盟、中國)成為世界事務的主導者或領導者,G20成為國際經濟事務協調的主要平台。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的角色將發生重大變化,不但改變了世界力量對比格局,也改變了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角色,中國從全球規則的被動執行者變為主動制定者,從全球公共產品的“搭車者”變為“提供者”,從全球事務的“跟隨者”變為“領導者”。

  第三,占據創新的制高點,成為國與國競爭的焦點。創新能力將是決定一國在國際競爭中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未來一段時期內,全球將進入科技創新活躍期,無論是科技成果的產出,還是科技市場的繁榮程度,抑或是各國的科技投入能力,在這一階段都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全球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從科技創新發展趨勢上看,南北國家科技發展差距遠高於它們的經濟發展差距,但趨同速度要遠高於它們的經濟趨同速度。中國在全球創新體系的角色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從引進模仿創新者轉變為創新集成者、自主創新者。從創新跟隨者變為創新領先者。

  第四,全球進入綠色工業革命的黎明期和發動期。下一個發展時期,綠色能源轉型將開始發動,“十三五”時期也將是全球能源消費開始轉型的關鍵時期。氣候變化問題成為南北方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如果各國積極合作,推動能源和環境革命,全球碳排放有可能在2020-2030年的某個時間點達到峰值,而後逐步下降。中國要成為綠色工業的參與者、發動者、創新者和引領者。

  “十三五”時期,就中國面臨的國內環境來看: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7]“十三五”時期,中國仍處於黃金發展時期,仍將保持全面、平穩、較快發展。

  第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在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中國進出口總量的優勢更加明顯,大體占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為四分之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強國。在經濟實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中國的綜合國力也將大幅度提高。

  第二,經濟發展方式得到顯著轉變。一是消費對於經濟增長貢獻率大幅度提升。中國將進一步由出口導向的經濟向內需主導的經濟轉變,將由投資主要驅動的經濟體向消費為主要驅動的經濟體轉變。到2020年,中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二是現代產業體系將向服務業主導型顯著轉變,逐漸轉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三是中國將成為人力資源強國。中國的人力資本總量占世界比重持續上升,形成新的教育紅利;就業人口比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將抵消人口老齡化的負面影響;城鎮就業和非農業就業比重持續上升,形成新的轉移就業紅利。四是中國科技實力將不斷增強,主要科技產出排名大幅提升。

  第三,綠色能源快速發展。中國將成為世界森林盈餘和碳匯大國,並將不斷加速世界森林資源增長,加速縮小與各森林大國的差距;中國的水利建設加快發展,水生態環境將得到顯著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質量將明顯改善,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明顯減少,形成低污染排放的生產體系;到2020年,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將不斷提高,更為集約地利用資源。

  “十三五”時期,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主要有:

  第一,和平崛起的機遇。國際政治環境和安全環境也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和周邊大國的利益越來越相關,戰爭衝突、安全衝突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中國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和平力量之一,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並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領導者之一。一方面,中國的國際地位加速上升,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也將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巨大挑戰,中國的出口貿易、對外投資乃至內部經濟發展都會面臨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

  第二,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到2020年,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安全性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國際金融危機對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很大衝擊,引發全球增長方式、供需關係、治理結構大的調整變化。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全球產業和技術革命在給我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此外,全球面臨貧困、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以及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方面的挑戰。世界仍然很不安寧,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嚴峻複雜。

  第三, 一些深層次的社會矛盾短時間內還不能解決。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擴大,在發展進程中,經濟增長制約條件增加,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同時,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活質量、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提出了新期待;中國仍將處於深度老齡化和嚴重少子化階段。經濟活動向全球迅速擴展,國內消費需求和進口需求會有所減弱;由於資源人口承載能力有限,能源需求巨大,生態壓力逐步擴大,資源對外依存度不可避免地上升;中國將成為世界能源消費第一大國,國際社會要求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第四,經濟社會雙轉型的壓力。未來的中國,既有“發展是硬道理”,又有“轉型是硬道理”。這意味著要從“加快發展速度”轉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內涵既包括“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即經濟轉型,也包括擴展到“加快轉變社會發展方式”即社會轉型,從而構成經濟社會雙轉型。經濟轉型旨在強化國內需求主導、強化居民消費帶動、強化服務業主導、強化新興工業主導,提高增長質量、提高創新能力、提高競爭能力、提高經濟福利,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社會轉型旨在促進城鄉一體化,實現居民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提高人民發展能力,分享改革開放發展成果,保持社會活力,保持社會穩定,它們之間同樣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