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應爭取成為“一帶一路”持續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5-02-05 09:32:46  


 
  鞏固並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文章指出,香港應意識到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實質內涵和訴求是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推動經濟結構適時轉型升級、實現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克服困難,在鞏固現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塑造新的競爭優勢,爭取成為“一帶一路”版圖中一個持續閃耀的亮點。

  一是放眼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巨大市場,使香港人才、資金、金融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能夠在更廣闊的平台上把握機會、發揮作用。在鞏固現有的亞洲領先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進一步爭取成為互聯互通後的“一帶一路”整體市場的金融核心。

  近年來,發達市場業務競爭加劇、市場開拓難度加大,內地經濟也急需調整、升級,香港傳統的業務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而“一帶一路”沿線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梯度明顯、互補性極強,中國實施該戰略意味著將與各國在能源資源、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含金融業、海洋經濟等領域展開進一步合作,將產生眾多建設項目及對應的貿易、投融資需求,整個亞洲市場也將因此建立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繫。

  香港金融業界應主動把握這一歷史機遇,積極介入“一帶一路”主題下中國對外的以及沿線各國間的各類對外貿易及投資,從背靠內地市場擴大為借助內地背靠“一帶一路”整體市場,總結、借鑒不同國際金融中心差異化競爭、錯位發展經驗,促進香港金融業依托亞洲、乃至“一帶一路”整體市場,在更深廣的合作領域中提供咨詢顧問、投資融資、風險對衝等專業服務,進一步發揮和增強香港市場籌集國際資本、形成市場價格、提供流動性和風險對衝機制的優勢功能。

  二是利用香港在法律制度、市場規則以及語言文化等方面與國際接軌的優勢,在“一帶一路”合作領域幫助建立具有國際標準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框架;積極參與各雙邊或多邊的金融合作機制,爭取在國際和區域金融合作中的參與權和話語權。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各國的基礎設施及產業合作實現互聯互通,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制度和市場規則方面形成基本的共識,共同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邊參與、產權及投資保護機制。香港作為自由、開放、成熟、國際化的市場,在此領域的經驗和水準相對居於前列,完全有能力在“一帶一路”區域市場形成和建設過程中,發揮香港監管機構與市場人士的優勢和經驗,積極提供法律、會計、金融等專業服務,推動、參與或發起建立針對“一帶一路”政策目標的多邊金融機構、投資基金、行業組織或爭議處理機制,在幫助中國政府提高區域內金融監管影響力的同時,也相應提高香港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是繼續借助與內地特有的緊密聯繫,密切關注和評估內地因“一帶一路”戰略而形成的全方位開放格局下的相關改革措施,積極了解內地發展需求,特別是主動配合內地的金融改革和開放研究設計相關方案、試點實施相關舉措,借此為香港市場爭取更多發展機遇,並形成香港的獨特優勢。

  “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與內地多年來在兩地顯著的制度差異下開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積累了豐富經驗。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戰略促進沿線各國“加強互聯互通合作夥伴關係”,內地與香港在各個領域的“互聯互通”無疑會成為良好的起點和積極的範例。

  因此,香港金融業界可以進一步總結和優化“滬港通”等相關制度安排,以香港為基地平台,研究形成合理的區域內不同證券市償聯互通的機制,使內地證券市場借助香港穩妥加快對外開放;繼續加快推進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搭建亞洲乃至“一帶一路”地區的基金互認平台,在資產管理領域實現區域內的各國合作和互聯互通,將目標客戶擴大到區域內各個國家,將投資標的由證券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擴展到基礎設施、實業等投資領域,滿足區域內財富管理不斷升級的需求;借助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力和時機,在區域內拓展人民幣業務、發展人民幣產品,擴大人民幣在境外的離岸循環和對外投資而非過於依靠回流,使人民幣業務成為加深區內各市場聯繫的紐帶、推動中國“走出去”境外投資的工具,以此鞏固和強化香港首要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