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刺殺金正恩》成了美國的勝利?

http://www.CRNTT.com   2014-12-24 10:43:16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家不要被嚇倒,請勇敢地去電影院看這部片子吧。”
 
  首先,雖然朝鮮是高度封閉的集權國家,但其在政治傳統上,屬於儒教文明圈世俗國家。他們或許會對美國或美式文化的欺凌不可忍受,但也只是官方輿論機器開大馬力的譴責,或者通過官方組織的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喊喊口號而已。但在伊斯蘭世界,他們擁有虔誠的宗教情感,對於西方文化產品侮辱他們的先知或古蘭經的行為,會不約而同地起來“護聖”——或零星的恐怖襲擊或集團式“聖戰”。

  美國深諳對付朝鮮和伊斯蘭世界之道:前者屬於“護人”,後者則是“護聖”。朝鮮人和穆斯林行為模式雖然大抵一致,但對美國和美國人帶來的危害卻大不相同。

  其次,朝鮮只是一個國家,而且孤立封閉,沒有朋友——中朝關係發生異變,朝鮮的同胞之國韓國則是美國的小兄弟。打壓朝鮮,在全球範圍內掀不起大的風浪。

  其三,用黑客指責朝鮮,奧巴馬點中了朝鮮死穴。雖然朝鮮本國並未實現互聯網絡的聯通,但在美國經常指責的網絡攻擊黑名單上,朝鮮卻是常客。諷刺的是,朝鮮似乎對網絡攻擊者這樣的“壞名聲”特別敏感。奧巴馬政府抓住了朝鮮的這一特點,反守為攻,反而占據了外交主動,使朝鮮不得不跟著美國的邏輯辯解不是“黑客”,忘記了美國拍攝刺殺本國領袖的電影才是罪魁禍首的事實。

  在朝鮮入彀上當的邏輯下,美國步步為營,甚至將索尼停映影片視為“錯誤”。因為美國知道,該片在北美地區上映,朝鮮根本沒有能力製造電影院恐襲事件,不管黑客是否來自朝鮮,所謂威脅都不過是虛聲恫喝。

  應該說,在奧巴馬政府任內,其全球外交政策不僅乏善可言甚至一團糟糕。奧巴馬的政績在於拯救美國經濟,他理想主義的“不做蠢事”外交,在亞太、中東和烏克蘭,一再遭遇現實主義的挫折。有趣的是,在這一系列外交“糟點”中,應對朝鮮卻是難得“亮點”。

  奧巴馬雖然也像他的前任小布什那樣,對朝實施高壓制裁,但是深諳朝鮮挑釁不過爾爾。因而對於朝鮮每一次的挑釁和示好,奧巴馬政府採取不理不睬的策略,搞得朝鮮反而沒有脾氣了。

  正因為如此,《刺殺金正恩》反而成了美國刺激羞辱朝鮮的契機。

  原標題:《刺殺金正恩》成了美國的勝利
 
  作者:張敬偉 中國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12月24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