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天昊:中國跟俄羅斯做朋友劃不來

http://www.CRNTT.com   2014-12-04 10:20:13  


 
  俄羅斯並非中國良友

  中國車在俄羅斯全線潰退,充滿象徵意義。

  如拋棄政治因素,則俄羅斯在經濟上與中國缺少根本的互補,並非中國的良友。

  自俄羅斯獨立至上世紀末,中俄貿易額長期停滯在大約50億美金左右。上一個十年開始了快速增長,除2002年和2006年之外,其餘年份增長均超過30%以上。但是,中俄貿易,多數是逆差。金融危機當年的2009年,兩國貿易突降31.8%,出口更是下降40%以上。2010年和2011年,中俄貿易增長40%以上,2012年之後又開始回落,上半年甚至同比下降。2013年微增微增1.1%。

  2013年,中俄貿易總額接近900億,其中,中國順差90餘億,但是,從中俄貿易總體來看,中國多數時期是逆差。

  1991—2006年中俄貿易逆差累計422.1億美元,2007年中俄貿易逆差形式有所改變,2007年、2008年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順差為87.77億美元和92.5億美元。但2009年中國對俄貿易又出現37.7億美元的逆差。2010年以來,中俄兩國經過經濟的恢復性增長,擴大了相互間的進出口貿易,中俄貿易額逐步恢復到了危機前的水平,中國又出現了貿易順差37.7億美元。但是2011年又出現逆差。最近兩年才恢復順差。

  直接一點,與俄羅斯做生意,中國獲利不多,倒是俄羅斯獲利更多。由此,中國成為俄羅斯第一貿易大國,而俄羅斯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卻排名在第十名左右。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均排在俄羅斯之前。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還在於中俄兩國之間的產業結構。

  中俄之間雖然不似中印之間,有強烈的競爭性,但是,最大問題是,俄羅斯並不需要我們,而除了能源之外,中國也並不太需要俄羅斯。而且隨著美國的頁岩氣革命,未來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將巨變,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亦是中國能源獲取的另外一個陸路來源,並非俄羅斯不可。

  在俄羅斯出口中國的產品中,60%以上為能源和礦產等,而中國出口俄羅斯的,主要為紡織,輕工,後來延伸到陶瓷,家具等領域。早年中俄邊境上,很多中國人穿著厚厚的衣服處境,然後在俄羅斯把衣服賣了,穿了很薄的衣服回來。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實。

  但是,俄羅斯所需要的主流的製造業,特別是機械設備,卻是來自歐洲。他們不需要中國。

  2013年,俄羅斯從非獨聯體國家的商品進口結構中,機械設備所占比重為50.8%,此前更高。而其中,有一半來自歐洲。

  在亞信峰會期間,中國流行一個段子,說普京看到上海路上太乾淨,覺得汽車市場前景廣闊,準備出口汽車到中國來。問題是,俄羅斯自己的汽車,除了本國外,主要從哪裡進口?

  目前,俄羅斯進口轎車的主要來源國分別是日本,德國,烏茲別克,韓國和英國。沒有中國。俄羅斯進口的新轎車主要來自日本、德國、烏茲別克斯坦、韓國和英國。

  這就是中國和俄羅斯產業貿易的縮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