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財稅體制改革詮釋現代國家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4-07-04 08:46:17  


財稅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會議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在治國安邦中始終發揮著基礎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一場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是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的制度創新。這意味著,全面深化改革中位置居前的重頭戲——財稅體制改革正式拉開了其新一輪深化推進的序幕。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文章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全文公布之後,國內外好評如潮。領會內容極其豐富的《決定》的精神實質,最簡要地說,可以濃縮成三個關鍵詞,形成一個邏輯鏈接。第一個關鍵詞是“現代國家治理”,具體表述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第二個關鍵詞是文件中多次出現的“現代市場體系”;還有一個關鍵詞是“現代財政制度”。把三個關鍵詞綜合在一起,是要推進“五位一體”全面改革,引向在2020年使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目標。這是理解中央《決定》所應掌握的一個基本邏輯鏈接,可以認為最濃縮地體現了《決定》的精神實質。

  承前啟後的現代國家治理

  文章稱,現代國家治理,是十八大確立“五位一體”全面深化改革之後提煉出來的治國施政的基本理念,足以對中國整個現代化過程產生深遠影響,又明顯帶有承前啟後的特征。“承前”可追溯到1840年鴉片戰爭帶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拉開中國近現代史帷幕,其後上世紀的一百年間出現三件大事:第一件是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走向共和”,但實際上沒有能夠按照原來意願展開。1949年出現第二件大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從國家狀態上解決了孫先生“三民主義”第一條——民族。以一個統一、清晰的多民族國家框架站起來,其後一旦站穩腳跟,便以“一五”時期為標誌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邏輯上是要解決“民族”之後的第二條——“民生”與發展的問題,但發展充滿了坎坷。

  第三件大事是改革開放。面對堆積如山的矛盾、百廢待興的情況,複出的鄧小平認識到不改革開放是死路一條,並且高瞻遠矚提出了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現代化的前兩步已經提前實現,從現在算起到2020年,我們要實現現代化“第三步”的中間目標:全面小康目標,只剩下六七年時間,而《決定》所部署的改革必須在2020年取得決定性成果。這就是《決定》全文的主旋律和最實質性的要求。改革開放後30多年,中國總體發展相當不錯,但如果不能夠通過改革來攻堅克難,我們就沒有把握實現“第三步”目標,順利走向現代化。面對矛盾凸顯和千頭萬緒的任務,十八大的一個基調是“五位一體”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核心問題是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政府更好地發揮作用。其相關的“治理”,不同於過去說得很多的“管理”、“調控”,表述的是多元主體充分互動的整套制度安排與機制聯結,其中有管理也有自管理,有調控也有自調控,有組織也有自組織,追求的是最大包容性發展中的多元主體互動帶來最充分的潛力釋放。

  1992年鄧小平歷史性的南巡講話,在幾個月內促使中央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又有其後1994年1月推出財稅配套改革——這是全局性質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突破。市場經濟目標模式確立之後,中國GDP以年均兩位數以上的速度增長,我們一直在吃南巡講話的改革紅利!但在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表述時,中央在文件裡也只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又經過20多年的努力,終於能夠把市場作用表述為“決定性作用”。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才表述到位,說明統一認識、凝聚共識往往是多麼艱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