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是當前改革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6-29 09:43:40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進入2014年,中國經濟延續了2013年的增長態勢,雖然5月份以來的數據顯示經濟增速出現反彈跡象,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仍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如何看當前中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如何協調平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的關係?當前改革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就此,金融時報專訪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文章內容如下。

  問: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有著怎樣的辯證關係?經濟自主復甦的關鍵是什麼?

  魯政委:我個人的理解,“調結構”不是目標既定下的“畢其功於一役”,不是既定衡量指標達到了就意味著“結構優化”了,“調結構”結束了,而是一個伴隨經濟發展始終、永不停息的動態過程,其並不存在固定的“彼岸形態”,但需要一個能夠容納這種動態調整的機制保障。這種能夠保證“調結構”得以實現的機制,說到底就是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這歸根到底需要“簡政放權”的改革才可能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促改革”其實是“調結構”的必要條件,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

  在一般意義上,如果所有市場主體都是預算硬約束,都按照市場邏輯行事,經濟的內生動力就能夠得到增長,由此也就有利於“穩增長”目標的實現。因此,“促改革”和依托於市場機制所進行的結構調整,是最終能夠讓經濟自主復甦的關鍵。

  問:如何協調平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的關係?

  魯政委:中國36年來的經濟發展經驗,總結起來就是不斷增強市場的作用,同時政府相應後撤,政府總體向公共服務領域收縮。雖然市場存在缺陷,有時候也會出現市場失靈,但與之相比,政府失靈往往更為嚴重,更不易糾正。因此,平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關係的關鍵是切實深化“簡政放權”的市場化改革。

  而不容樂觀的是,恰恰我們眼下的“結構調整”,是在一些政府有著明確“彼岸目標”下的刻意推進行為,在這種過程中,市場的作用被弱化了,政府的作用被加強了。

  問:不可否認,實現全年經濟目標還需跨越很大的阻礙。在您看來,當前制約中國經濟復甦的掣肘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