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人教子讀書兩大秘訣

http://www.CRNTT.com   2014-06-01 09:30:41  


 
  “習與性成”,語出《尚書·太甲》篇。因曾被程子《四箴》引用,更加廣為人知。“習與性成”的意思,即習慣成自然。兩漢時期的賈誼《新書》、《漢書·賈誼傳》及南北朝時期的《顔氏家訓》,都曾引用孔子之言“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可見“習慣成自然”,雖被人們當作俗語,實則出自聖人之口,是孔門遺訓。傳統儒家的教育觀,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良好的習慣伴隨孩子的成長,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一些朋友痛心於兒童從小就被學業壓迫,呼籲減負,強調兒童應以游玩為主。竊以為,兒童固然可以以游玩為主,但父母師長尤不可以錯失少兒人格養成的黃金時段。

  中國古話“三歲知老”,自有它深刻的道理。西方行為心理學派頗重視兒童期生活對人格的影響。中國傳統教育,對兒童期人格養成則重視得無以複加。討論教子法的,沒有比《顔氏家訓》說得更誠懇實在的。《顔氏家訓·教子》篇說:“當及嬰稚,識人顔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複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顔之推的意思是孩子得從幼小教起,讓他從小知是非對錯。如果什麼都順著小孩,做錯了事也不及時糾正,放縱慣了,長大了再要他改,便是往死裡打也沒用。這就好比一棵樹,如果小樹苗時稍微長歪了,尚可以扶正;長大之後如果是歪的,你想讓它變直,簡直比登天還要難。積習難改,壞的習慣一旦養成,便難糾正。因此,中國傳統教子法,最重視從小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傳統中國理解的好習慣,曰“正”、曰“敬”。傳統詩教,一言蔽之曰“思無邪”;傳統禮教,一言蔽之曰“毋不敬”。這兩方面,對兒童人格教育尤其重要。中國古代,尤其重視太子的教育問題,自殷周時期即形成一整套保傅制度。賈誼《新書·保傅》篇說:“故太子初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也。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也,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是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保傅制度的核心思想,是讓小孩子從小受“正能量”影響。從小所見、所聞、所習、所為,無一不正;長大了,自然是個正人。

  《論語·顔淵》篇記載孔子教誨顔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要求,皆是須“正”。北宋大儒伊川先生程頤發揮此一思想,寫成《(視聽言動)四箴》,反覆叮嚀,亦無非一個“正”字。如何“正”呢?儒家的辦法是防患於未然。《近思錄》卷十一記伊川先生之言曰:“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大學’之法,以豫為先。人之幼也,知(智)思未有所主,便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雖未曉知,且當薰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習若固有之,雖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為之不豫,及乎稍長,私意偏好生於內,眾口辯言鑠於外,欲其純完,不可得也。”“豫”,即預防。好比先打免疫針,以免感染病毒之後患。從小根正苗紅,長大了,就不怕邪魔外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