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互聯網使國界變模糊……

http://www.CRNTT.com   2014-02-18 11:35:03  


 
  國從誕生之日起就與軍事、戰爭密不可分。

  中國如此,世界其他地區莫不如是。中世紀歐洲的城堡就是大大小小的國。這時的歐洲談不上國家概念,整個歐洲就是教廷在上,各個封建領主城邦組成的國。

  1648年的威斯特優利亞條約,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當代民族國家形成過程的轉折點。它結束了歐洲各君主間的長期混戰,劃定了各國疆域且確認了它們的主權。

  但歐洲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仍處於“君主國家時代”,直到法國革命,美國學者R.R。帕爾默在1793年敏銳地指出,“國王之間的戰爭結束了;民族之間的戰爭開始了。”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政治學家邁克爾·羅金斯列舉了主權國家形成的幾個里程碑事件:

  盧卡·帕喬利發明會計學,使控制大規模的商業成為可能。馬丁·路德發表95篇論文,新教革命使英國、瑞典等國脫離天主教廷成為世俗化的國家。當然還少不了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來臨。

  大航海時代掀起了殖民浪潮,世界上許多不毛之地因為殖民擴張,被強行並入“文明世界”。根據美國學者亨廷頓的統計:1800年歐洲人或前歐洲的殖民地(在南美和北美)控制了地球表面土地的35%,1878年這一數字為67%,1914年為84%。

  這些數據無可爭議地表明了殖民主義對現代國家形成的決定性作用。

  今天歐洲的版圖由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來,一戰後產生了奧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新國家,這被看成歐洲民族國家最後形成的定音之錘。

  二戰則為世界帶來了幾十位兄弟姐妹——亞非拉大多數民族國家的建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還牽扯了紛亂不清的意識形態色彩,成為各種熱戰冷戰的戰場。法國人口學家索維在1952年為這些國家起了一個著名的稱號——第三世界。

  但國家確立了,世界變得更好了嗎?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看法是否定的:“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使人感覺到世界大倒退的,大概莫過於限制人的行動自由和減少人的自由權利。一九一四年以前世界是屬於所有人的。”

  國家是一個族群利益的共同體,民族以語言、習俗、文化為基石。在一個日益開放的世界裡,原本相互隔絕的語言、習俗、文化早已走向融合,利益的交換和分享更是使國與國之間的屏障頽然瓦解。

  回顧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就是一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衝突的歷史,它以戰爭這種最激化的形式呈現。

  珍珠港事件之後,美日進入戰爭狀態,美國西海岸11萬日裔美國人被政府扣留,關進了集中營,在所有被囚禁的日裔美國人中,62%是美國公民。他們直到戰爭結束後才陸續解放。

  這些出生在美國、說地道的英語、打著棒球、喝著可樂的人,可能連他們祖輩使用的語言都已忘得一幹二淨。卻因為他們留著日本人的血便要身陷囹圄。

  更令人費解的是,這些“日本人”參加美國軍隊(442團)在歐洲作戰,他們戰鬥頑強,不畏犧牲,同樣拍著胸脯說:我是美國人,我要為保衛美國而戰。

  民族、語言、文化、國家,這些構成人類社會的元素,在這個故事裡糾纏不清。他們是美國人還是日本人,他們說英語不會說日語,他們走上戰場與日本的盟友為敵。

  在此,國家該如何區分?民族是以血緣還是語言文化為標準界定?誰能說得清?

  發生在奧地利猶太裔作家茨威格身上的故事同樣離奇曲折,二戰前,奧地利被德國兼並,為避免可能遭到的迫害,茨威格只得逃離祖國留居英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正準備和一位英國女士結婚,但就在結婚登記時,傳來了戰爭爆發的消息。民政官當時就婉拒為他們登記,理由是從現在起英國和德國已是敵國。

  茨威格的祖國到底在哪?他是奧地利人、德國人還是猶太人?民族、國家的困惑猶如大山一樣壓垮了茨威格,戰爭爆發兩年後,這位知名作家客死異鄉,年僅60歲。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類似的故事多如牛毛。國就是這麼殘酷地存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恰恰在這些故事中,能清晰感覺到國界模糊、民族融合的趨勢。到了今天,民族、語言、生活方式、社會習俗這些區分彼此的元素更加模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