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開放促改革:中國的特區

http://www.CRNTT.com   2013-10-22 09:45:12  


 
  可以說,以開放促改革已經是中國發展的頂層設計。自改革開放以來到現在,這一思路並沒有多大的變化,貫徹於從早期沿海開放經濟特區的設立和建設,到今天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整個過程。鑒於體制創新在推進整體改革進程中的作用,相信這一方式在今後也仍然會延續下去。不過,應當指出的是,在開放過程中,開放這一概念的含義有了很大的變化。早期的開放更多的是指向其他國家開放,但後來尤其是1990年代後期以來,開放也包含了向體制外的利益開放。

  應當說明的是,儘管今天世界的眼光落到了新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中國新一波的開放並不僅僅限於上海自由貿易區。更早一些時候,中央政府也已經批准了廣東省珠海的橫琴、深圳的前海、廣州的南沙區和福建省的平潭等,作為新一波開放的試驗區。所有這些實驗區都是通過對外開放促動內部改革的樣本。這些新的試驗區各具特色和自身的功能,它們在國家新一輪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注定要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

  很顯然,特區伴隨著中國的開放政策。沒有特區,就很難想象中國的開放道路是如何走過來的。不過,特區至於中國的意義,與其說是經濟學上的,倒不如說是政治學上的。從經濟學意義上看特區很容易理解,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特區可以確立一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及其在較優勢之上的經濟交易。第二,可以通過新的制度設計,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比較優勢和資源有效配置,純屬一般經濟學常識,但要在實際世界中實現這兩個價值並非容易。儘管這兩個價值的實現對誰都有利,現實的情況往往是現存體制和利益阻礙它們的實現。因此,通過設立特區的方法,可以避開現行體制和利益,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體制創新。

  要通過體制創新來實現“特區”這一特有的制度形式,也說明了“特區”的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要通過政治運作而現實。從經驗層面來說,在中國,無論是設立“特區”的過程,還是“特區”的運作和發展過程,需要克服至少三個方面的阻力。

  首先是意識形態方面的阻力。意識形態方面的阻力,任何國家都存在。不過,中國是一黨執政,這方面的阻力尤其強大。在多黨制下,不同政黨或者不同的利益,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間選擇不同的意識形態,因此阻力比較小一些。但一黨執政往往必須堅持現存的意識形態,一種新的實踐如果不符合現存意識形態,就會缺少意識形態的合法性,必然會遭致代表現存意識形態的體制的有效反對。意識形態上的阻力也因此往往體現在政治阻力。也應當看到,一些時候,意識形態上的阻力的背後,實際上是個別領導人的政治權力利益。為了維護和增進個人政治權力利益,人們往往用意識形態使得自己的抵制合法化。

  第二,需要克服來自官僚體制的權力方面阻力,或者說是行政權力阻力。官僚體制的的本質特征就是其對現政治秩序的要求,要實現統一的行政秩序,官僚系統要求國家所有組織一體化,以便適用普遍的行政原則。體系之內的組織越統一,官僚系統的權力就越大。而“特區”則經常表明對既定行政秩序的偏離。這種偏離自然不符合官僚的利益,官僚系統必然阻礙“特區”的產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