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明進:公眾的政治信任是怎樣瓦解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09:14:20  


王明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訊/人民論壇網日前登載學者王明進的文章《公眾的政治信任是怎樣瓦解的——從蘇聯解體過程探尋中國之鑒》,文章說,蘇聯解體是公眾對蘇共及蘇聯政府喪失了信心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通過經濟的快速發展贏得了人民的擁護,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普遍的社會焦慮。中國公眾信心的構建只能通過深化改革來進行,通過深化改革,可完成傳統政治信任向現代政治信任的轉變;通過制度建設,使政治不信任通過制度化的渠道表達出來,使之形成促進社會穩定健康的力量,才能凝聚公眾的信心,促進社會穩定有序發展。

  信心源自對未來積極而穩定的預期,對國家和社會未來的信心則源自公眾對治國理政者的政治信任。政治信任從來源上來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建立在領袖人物個人政治魅力基礎之上的傳統政治信任,另一種是建立在制度規範基礎之上的現代政治信任。①傳統政治信任往往由於領袖人物影響的消失而消解,進而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向現代政治信任過渡就成為建設現代國家的必由之路。順利實現由傳統政治信任向現代政治信任的轉變,關係到社會秩序的穩定、政權的得失、國家的興亡。從政治信任的轉型來看,蘇聯和我國都經歷了從傳統政治信任向現代政治信任轉型的過程,選擇的路線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蘇聯公眾是怎樣喪失信心的

  人們感到吃驚的是,有著近2000萬黨員的蘇共,對於蘇聯解體居然未進行任何像模像樣的反抗。黨員和公眾或者隔岸觀火,或者幸災樂禍,或者積極推動事態的發展,甘當自己此前為之奮鬥付出的國家掘墓人,足見公眾對蘇聯的未來完全喪失了信心,只能以代價慘重的劇變來變革社會,重塑國家的未來。因此,蘇共的垮台和蘇聯的解體是民心盡失的結果,絲毫不值得人們為之惋惜。倒是各國執政者應該從中吸取足夠的教訓,下力氣爭取人民的信任,建立起公眾對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免重蹈覆轍。

  蘇聯民眾曾經對自己的國家信心滿滿。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更開辟了俄國歷史的新時代,俄國從此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蘇聯成立之後,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36年底,蘇聯實現了以重工業為重心的國家工業化,建立了強大的重工業部門,形成了相當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1938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已經超過了英德法等國,躍居歐洲第一位,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人們對國家未來的信心不僅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支撐,更有意識形態上宏偉奮鬥目標的鼓舞。人們真誠地相信,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代表了未來的浪潮,代表了站在社會進步前列“日益崛起”的階級的呼聲,②共產主義理想產生了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量,英國學者盧因指出:“在這紅色‘陣營’中,不消說許多人都生活在一種英雄主義和熱情洋溢的氣氛中,而之所以能保持這種氣氛,純粹是由於他們真誠地相信已經建立了較高級的社會制度。”③此外,蘇聯共產黨對社會生活進行全面控制,任何對黨的路線的懷疑都可能被鎮壓或清洗,這就導致了社會的高度一致,進而形成了對蘇共政治信任的高企,反應在公眾心理上則是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蘇聯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鞏固了蘇聯民眾對蘇共的政治信任。這時,蘇聯民眾的信心來自對蘇聯領袖斯大林和蘇共(聯共)所倡導的共產主義的信任,屬於傳統政治信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