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謝長廷以己身為敲門磚打開民共交流大門

http://www.CRNTT.com   2013-06-29 10:10:34  


 
  而中共也因為這是首次與民進黨發生如此直接的集體接觸,因而也就十分重視。從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以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身份親自與會並將發表重要談話;香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唐怡源、副部長何建華,及香港中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富剛等在機場迎接;香港特區政府給予謝長廷等人通關禮遇待遇,這是台灣綠營中首位獲得如此禮遇的人,以往台灣只有藍營的人才獲得這種待遇;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出面宴請等情況看,北京已經是毫無忌諱以至是刻意顯露要與民進黨中的“交流派”發生關係,並以此為基礎,擴大與民進黨的交流層面的意圖。

 北京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很清晰,目標也很明確。並在進行調整,從過去的較“窄”及“偏”,走向“寬闊”與“廣泛”發展。實際上,中共的對台政黨交流工作,最初是面向中國國民黨中的非主流派,他們因為熱切信仰包含民族主義在內的三民主義的因素,反“獨”促統意志十分明確堅定;並因為“國共內戰”的歷史因素,反而是“不打不相識”,對中共有較深的認識和“反獨”共同感。尤其是李登輝一方面透過“二月政爭”排斥老國民黨人,另一方面逐步暴露出其“台獨”真面目之後,那些“反獨”的老國民黨人就絡繹不絕地到對岸傾訴,形成了“中南海的下午茶”的奇特現象。因而當時就有人說,中共對台政策過於偏聽偏信這部份“深藍”人士的意見,而忽略了“淺藍”而至是“泛綠”的聲音,甚至是以為他們的意見就是代表全體台灣人民的意見,因而依此而制定的對台政策,就顯得有所偏差,呈現出“窄”及“偏”的特點。但囿於當時的政治情勢,這仍是可以理解的。

 陳水扁的上台,使得北京對台灣地區的政治態勢和政黨現象,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因而在政黨交流工作中,也就開始顯得較為務實,除了是繼續聯絡由國民黨非主流派變身的新黨之外,還加強了與國民黨和親民黨的聯繫。以二零零五年連戰、宋楚瑜、郁慕明分別登陸為標誌(其中連戰、宋楚瑜是首次登陸,郁慕明雖然已經多次登陸,但卻是首次以新黨主席名義進行正式訪問),對台政黨交流工作面對整個泛藍陣營,超出了“國共”的範疇,因而“國共論壇”也改稱為“兩岸論壇”,並開始注意吸納從民進黨中出走的“泛綠”人士,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及民進黨創黨元老許榮淑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