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趨勢與周期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08:33:52  


 
  2013年庫存和投資帶動短周期回升

  文章指出,商業周期是市場經濟中由個人或企業自主行為引發的商業律動,並形成經濟系統潛在的運行態勢。隨著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商業周期影響越來越大。近年三大商業周期成為影響全球和中國經濟運行的重要力量,是理解宏觀經濟運行邏輯的鑰匙。

  ——從創新長周期看,當前全球處於低穀調整階段

  長期看,創新的集聚發生及其退潮是導致經濟從繁榮到蕭條的根本動因。次貸危機及其隨後的全球經濟衰退有其內在必然性。本世紀初,由原子能、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空間技術、新材料技術和生物工程推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實際上已走向衰減,美、歐、日實體經濟增長明顯乏力,只是由於美聯儲反周期政策刺激出次貸泡沫,新興經濟體尤其中國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的全球產業轉移而強勁增長,東亞國家和石油輸出國的巨額貿易順差回流美國支撐其地產泡沫,從而延遲了這場十年前就該發生的全面調整。

  這也就意味著,以次貸危機為分水嶺,一個創新周期的時代結束了。全球經濟將面臨長期的調整,從實體經濟的層面,通過優勝劣汰、兼並重組和技術變革,以為下一輪創新周期蓄積力量;從金融的層面,發達國家政府、居民和企業部門面臨長期的去杠杆化,通過資產負債表調整以恢復“再出發”的能力。創新周期的低穀同時也是新技術、新產業積極醞釀的時機,最近以分布式新能源技術、3D打印技術等為代表的 “第三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美歐日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製造化、搶抓新興產業機遇的重大舉措。

  未來世界經濟將逐步向由創新周期主導的潛勢回歸,在一個低於危機前的中軸波動調整。次生性危機將不斷反覆,並在世界經濟最脆弱的鏈條上爆發。根據歷次創新周期經驗,誰能夠率先實現由短期需求刺激政策向長期供給改革政策轉變,有效調整工資、福利和匯率,激活微觀企業創新活力,誰就能在下一輪復甦中搶占先機。

  ——從設備投資中周期看,2013年驅動投資增長的因素增多,但力度較弱、約束性較強

  過去三十年,中國設備投資周期平均十年一輪,具有典型的“二八現象”,即逢二見底、逢八見頂,這是世界經濟周期、中國政府換屆、設備更新替換等因素叠加的結果。隨著融入全球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日益共振,驅動世界經濟周期的主要因素包括平均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技術創新與產品生命周期、人口結構變動與消費升級、主要經濟體政府換屆、全球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經濟信心周期等。中國政府每次換屆後,地方政府發展本地經濟、擴大投資的積極性高漲,固定資產投資存在明顯的換屆效應。當前中國設備壽命和更新周期平均長度為10年,稅法規定主要機器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中國大多數機器設備的物理、技術和經濟綜合壽命為10年左右。

  2013年驅動投資增長的因素較上年增多,但力度較弱、約束性較強。政府換屆將帶動基建投資的積極性,但地方財政收入下滑和融資平台高負債制約了地方投資擴張能力;房地產銷售回暖將帶動市場性房地產投資回升,但保障房投資下滑,部分大城市日益嚴重的房價泡沫將導致調控加碼;地區產業轉移、機器替代勞動和產業升級將繼續對製造業投資形成支撐,但出口低迷、利潤偏低、FDI下降和產能過剩等負面因素約束性較強。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匯率升值等因素影響,中國投資結構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在基建投資比重大幅下降的同時,製造業投資比重明顯上升,這反映了各行業投資潛力的變化;在東部投資比重大幅下降的同時,中西部投資比重明顯上升,其中製造業投資貢獻最大,房地產投資次之,說明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還有較大空間,2011年中、西部地區人均GDP只相當於東部地區的56.7%、52.2%;在銀行信貸融資比重下降的同時,以企業債、城投債等為主的市場性融資上升,說明金融結構正在做出積極調整,以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這一系列重大結構變化是相互呼應的,並且均發生在2005年以後,即中國勞動力供求格局改變和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歷史性時點,預計2013年這些結構變化還將繼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