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熾華:莫將香港語文政治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2-18 08:58:05  


 
  其三,簡體字的出現,是鑒於漢字有三多五難:字數多、筆劃多、讀音多和難認、難讀、難記、難寫、難用,故有必要簡化。簡化的好處已經顯而易見:一是方便書寫(如鬱、龜、籲、竊等字),二是符合歷史(如萬、畺、雲字古時就這樣寫),三是便於閱讀(如書、畫、晝、業、叢就不會混淆),四是減記憶量,五是解象清晰等等。給簡體字扣上“愛無心、鄉無郎、雲無雨”都是莫須有的帽子。

  其四,新加坡1976年5月就採用中國《簡體字總表》。日本、泰國、馬來西亞都在部分使用簡體字,人家不見被“赤化”。故香港用簡體被“赤化”是一派胡言。

  香港語文何止新舊交雜,更嚴重是中洋交雜,還加上粵洋交雜。香港流行曲中為追求時麾,粵語挾雜英語、英語挾雜古文樂此不疲,比比皆是,就不見有人出來驚呼香港語文被洋化、奴化或局限化(粵語離開珠三角九市就寸步難行),顯然是政治偏見使然。

  至於反對把“戲曲中心”標為“xiqu centre”,主張改為“Chinese Opera”更是多此一舉。誰都知道xiqu是漢語譯音,台灣、香港馬路都是漢語譯音而非意譯,這容易記憶、易書寫、辨認,並無政治含義,更非“赤化”,不然英國人稱“茶”為tea,豈非被“閩南化”了百餘年?何況用Chinese Opera來表現香港以粵劇(曲)為主就有不妥,就不怕被Chinese化了?

  聞“change”(變化)就說是“共產黨思維”,“必帶來不穩定”而目為“匪語”,更是偏見離真理更遠。世間萬物,變是永恒,沒有一成不變的事,聞變色變,迂腐透頂。“變化”是中性詞,被反共人物政治化,以後沒人敢求變化,世界會成什麼樣子?

  (來源:聯合早報2013-02-15)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