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有人拒任走自己路 有人受邀心境複雜 

http://www.CRNTT.com   2012-11-24 09:11:04  


 
  而且不僅如此,這個“中國事務委員會”每兩個月才開一次會,差不多等於是清談“神仙會”,卻不搞兩岸政策大辯論,其所收集到的意見,仍是“各自表述”,沒有交集,又如何能成為全黨共識?實際上,調整黨的兩岸政策這麼重大的黨內政治事務,既涉及到民進黨的黨綱,也關係到《台灣前途決議文》等幾個重大決議文,單是由幾個黨內派系代表進行清淡,是難以達到目的的。

  謝長廷還懷有一種很大的挫折感,就是不願就黨的兩岸政策路線邁開大步的蘇貞昌及其幕僚群,為了防阻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打亂黨中央的固步自封定見,也是為了約制謝長廷“走得太快”,就利用黨內“獨派”的反彈,因勢利導地引發黨內對其論述及建議的攻擊,使其深感受到壓抑。因此,即使是參與“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活動,也將難以自己的論述主張來說服其他委員,反而成為其他委員的“箭靶”,又何苦來哉。

  何況,這個“中國事務委員會”所達成的決議,必須送交中常委審議。而謝長廷本人就是中常委,等於是“重複勞動”。因此,他就以自己是常委,反正都有機會就黨的兩岸政策路線,及“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決議發表意見,那就不如讓出自己在“中國事務委員會”中的位置,給黨內別的同志參與。這個理由的正當性相當充足,而且也能顯出高風亮節,謝長廷豈能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再說,謝長廷已經沒有在黨內外爭取“更上層樓”的政治生涯規劃,因而也已不再有任何思想負擔,不用害怕會被扣上“不顧全大局”、“搞分裂”的大帽子,因而拒絕入列,也就樂得個瀟灑超脫,海闊天空。

  據台灣媒體報道,大陸涉台官方系統曾透過管道與一名綠營兩岸事務核心人士聯繫,明確告知“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不利民共交流,但蘇貞昌卻仍然堅持要用這個名稱,因而已經註定了這個機構並不能成為民共交流的平台。既然如此,還想繼續到大陸進行交流活動的謝長廷,當然也不會被那個帶有“一邊一國”意識的機構的職務所困,不能再到大陸進行活動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