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未來十年改革的關鍵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11:51:50  


中國的巨大發展一半是機遇,一半是准備,機遇給了通過改革而做好了准備的國家。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訊/“一個現代政府,應當公權經由民授、越權能受糾處、運作透明廉潔、問責清晰明確。”2012年第10期《中國改革》月刊登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魁的評論文章“未來十年改革的關鍵問題”,詳文如下:

  未來十年,中國這艘載著13億多人口的巨輪將駛入下一個航段,儘管方向基本明確,但面對這片未知水域,我們需要以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為釐清航線盡綿薄之力。

  ■ 十年成就源於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和重化工業化紅利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總量從10萬億人民幣躍升到近50萬億人民幣,人均GDP從1000美元上升到5400美元,步入上中收入國家的行列,同時,貧困人口大為減少、社保體系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樣的成就,對十多年前彌漫的世紀末悲觀氣氛似乎是一個莫大的反諷。

  十年前,決策層其實心中有數,認識到中國在重重矛盾和困難中仍然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後來作出了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的判斷。現在看來,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針對國家的發展情況,決策層特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注重建設和諧社會、鼓勵自主創新和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基於年均10%以上的強勁增長。在筆者看來,過去十年的強勁增長,主要來源於三個紅利,即改革紅利、開放紅利、重化工業化紅利。在上世紀末有一輪大刀闊斧的政府機構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行業主管部門被果斷地撤銷,國有部門顯著收縮,從而經濟自由度空前提高,私營部門的活力得到釋放,為強勁增長提供了制度基礎。2001年,中國毅然加入WTO,其帶來的開放紅利之大,恐怕是我們自己當初都意料不到的,也讓我們感到了中國的企業部門在一個開放的競爭環境中具有怎樣的韌性。中國不但成為第一出口大國,與全球產業鏈的交互程度也顯著加深。本世紀初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後的消費升級加速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了中國重化工業化浪潮不斷高漲,將許多年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帶到15%-20%的高水平,使重化工業在全部工業當中的比重從50%多攀升到70%,成了經濟強勁增長的最大來源。

  回顧過去十年,可以發現,中國的巨大發展一半是機遇,一半是準備,機遇給了通過改革而做好了準備的國家。

  ■ 未來十年的挑戰和機遇

  未來十年,中國的機遇在哪裡?我們準備好了嗎?

  從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來看,中國的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但是,發展空間和增長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高速增長必然伴隨生產率可以快速上升的支柱部門的出現,而能夠持續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則需要更多的條件,譬如需求端的國際貿易或者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條件。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和全部工業化都沒有完成,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但是,過去的支柱部門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要麼已經逐漸消退(如鋼鐵產業),要麼已經顯得不甚穩定(如汽車產業);而新的支柱部門無論是從全球產業變遷規律還是從全球技術革命趨勢來看,還沒有明確地顯現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