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敬璉: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陷入兩難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2-10-12 08:07:32  


吳敬璉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訊/目前對於什麼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為什麼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眾說紛紜。近代以來,各國經濟增長模式可以區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主要靠資源投入(包括投資和勞動力投 入)驅動的增長,另一種是靠效率提高驅動的增長,也稱為現代經濟增長模式或集約型增長模式。轉變增長模式或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就是從前一種增長模式轉變為現代經濟增長模式。

  中國企業家發表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文章表示,中國為什麼要進行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根本的原因,是從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起,中國就從蘇聯承襲了斯大林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的西方國家早期經濟增長模式。這種增長模式固有的弊病造成經濟社會矛盾的日益嚴重。這些矛盾包括:資源枯竭、 環境破壞,腐敗蔓延、貧富分化,貨幣超發、流動性泛濫。

  1994年實施人民幣深度貶值和匯率並軌,支持了出口貿易的大發展,一方面使得 我們維持了1990年代以來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外匯結餘不斷累積,中央銀行為維持匯率穩定,發行大量貨幣來購買外匯。貨幣超發的後續效應顯現,通貨膨 脹壓力增加和房地產等資產泡沫成為宏觀經濟的常態。

  中國經濟出現的上述問題,在本世紀已經表現得相當突出。且不說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形成,即使滯後期較長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也從2007年第4季度起迅速升高,中國政府不得不從2008年2季度起採取緊縮政策,防止惡性通貨膨脹的爆發。很快,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2009年,政府採取了注入海量投資和貸款的措施來“保8”。2011年通貨膨脹再次抬頭和再次實施緊縮 政策。

  今年以來GDP增速下滑超出預料。現在許多人呼籲中央銀行降低利率,來阻止增長率下滑。其實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已經陷入了既不能“緊”又不能“鬆”的兩難困境。只能採取標本兼治的“兩手對策”,一方面採取穩健靈活的短期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維持宏觀經濟不致發生嚴重通脹或經濟崩盤;另一方面把主要注意力放到解決長期發展的問題,即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