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哈爾濱“殺醫血案”怎成公眾狂歡?!

http://www.CRNTT.com   2012-03-28 10:30:30  


 
醫生被殺 何以有人感到高興?

  2012年03月27日08:54 來源:南海網 作者:孫曙巒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患者捅死一人、致傷三人事件後,截圖顯示,騰訊網轉載的此事件新聞報道後面,竟然有4018人次在網站設置的“讀完這篇文章後,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選擇了“高興”,而選擇“憤怒”、“難過”和“同情”的,分別只有879、410和258人次。(3月26日《中國青年報》報道)

  據統計,此次共有6161人次參與了投票;這就意味著,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感到“高興”的,占到了大部分。這樣的結果,令人震驚。醫生被殺,本是一樁慘案,面對慘案,心痛理應是人們的正常反應;既然如此,又何以有那麼多的人感到“高興”呢?難道他們都是嗜血如命的變態狂?抑或他們都是醫生的仇敵?不用說,這些都不是理由;在筆者看來,他們之所以感到“高興”,只因為他們借助無辜醫生的死亡,宣洩了自己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當前社會中,教育、住房、醫療早已成了普通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如果說住房可以凑合、教育可以勉強,那麼,疾病卻需要人直接面對;尤其是大病,更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延誤與耽擱。但不幸的是,當前“看病難、看病貴”已成為普通百姓的宿命,因病致病、因病返貧的例子不勝枚舉;更可怕的是,就醫生過程中,不少人還會遇到個別態度惡劣人品糟糕的醫生,讓他們處處受氣。在此境況下,他們心中郁積了強烈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一旦突破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就會徹底爆發,從而將手中的利刃刺向醫生。

  客觀而言,“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現實,不是醫生造成的,而是政府造成的;正因為政府對醫療體系投入嚴重不足,才導致“看病難、看病貴”成了普遍現象。這一現象,又導致民怨沸騰,不少病人時時尋找宣洩的通道,甚至直接將怨氣發到醫生的頭上。由此可見,那些被打被殺的醫生,實際上正是不合理的社會現狀的“替罪羊”。網民們之所以對醫生被殺感到高興,高興的並不是醫生的死亡,而是有人替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事實上,醫生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他們的安全也需要得到足夠的保證,為此,有些醫院甚至配備了長棍、催淚噴霧器等裝配。而在筆者看來,這些做法,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矛盾,就需要政府從制度層面上發力,加大對醫療體系的投入。

  在此方面,可以借鑒一下香港的做法。在香港公立醫院,所有患者都能享受廉價而優質的服務,最低生活保障領取者更是免交所有費用。此外,患者若有所不滿,也有渠道保證他們投訴順暢。凡此種種,最終保證了香港醫患關係的和諧。

  人生在此,誰都難免生病,誰都難免與醫生打交道,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與努力,為醫患雙方創造出一個寬鬆舒暢的環境。一旦有了寬鬆舒暢的就醫環境,醫患矛盾自然就消彌於無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