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模式需要2.0版本

http://www.CRNTT.com   2012-02-29 08:47:46  


  中評社北京2月29日訊/世界銀行近日在北京發布《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到達在目前經濟結構中以現有發展模式所能帶來的增長極限,中國的增長速度在2030年前將會逐漸下降,需要重大的改革才能戰勝一系列挑戰。

  以現有模式,中國的經濟增長空間會日益縮小,必須推進諸多領域的改革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最近中國相關官方媒體也在呼籲“改革共識”與“頂層設計”,而英國的《經濟學人》推出了“國家資本主義崛起”的專題文章,美國則成立調查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新部門並以“競爭中立”原則打擊中國國有資本。顯然,中國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並迫切需要改革在國內外已然形成共識。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員張立偉文章表示,中國模式本質上是一種追趕型模式,與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等亞洲儒家經濟體崛起時期類似,即政府主導下的市場經濟。在這些國家,早期都有國家資本主義傾向,即政府扶持大型企業走向世界。而中國顯然也想繼續走這樣一條路。

  這種做法有一定局限性。因為這些經濟體的內部市場很小,一些競爭性企業如果不走向世界就會因內需不足而倒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足以容納競爭性的大型企業生存。但中國解決就業與內需經濟要求中小企業發達而非大型企業。

  即使想要扶持走向世界的大型企業,選取的對象也不太合理,因為國有壟斷企業主要集中於要素領域,而非像三星、豐田等技術性公司。這種壟斷對本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更是非常脆弱,這可以從他們的對外投資收益率可以看出來。這些要素性壟斷企業成長為類似後蘇聯時代的寡頭企業,成為強大的利益集團,而這也正是中國要避免的前景。

  由於西方發生危機,而政府幹預有利於應對危機,中國模式在發展中國家受到重視,這是美國憂慮以及中國有些人沾沾自喜的原因。但中國是追趕型,而非市場完善的穩定模式。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始模仿(比如非洲)並不代表這種模式不需要改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