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構建以就業優先為目標的宏觀政策體系 | |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09:06:26 |
文章分析,中國的失業問題表現出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由於戶籍制度的關係,城鄉失業呈現出明顯的不同。在城鎮,由於社會保障體系較為完善,而且大多數城鎮實行偏向本地城鎮人口的就業政策,結果使得大量的農村流動人口並未被納入登記調查範圍之內,使得流動人口的隱蔽性失業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重視。 二是青年人失業現象突出。大學生就業難是中國當前勞動力市場最突出的特點之一。目前大學生的初次就業率只有70%左右,也即30%近200萬的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三是就業質量低下。崗位不穩定、跳槽頻繁、工資低、工作環境差,這些因素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始終處在一種脆弱的狀態。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勞資衝突、農民工用工難、大學生就業難等,幾乎都與此相關。 文章指出,在宏觀層面上,就業問題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沒有就業數量的擴張和就業質量的提高,經濟社會就不可能有持續穩定的發展。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中國就業市場出現的種種問題,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宏觀政策的偏差有直接的關係。 首先,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在擴大就業的同時,抑制了就業質量的提高。粗放型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勞動力密集。毫無疑問,改革開放以來,這種發展方式在轉移吸納中國數以億計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功不可沒。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粗放型的發展方式越來越不適應改善就業質量、實現體面就業的要求。一些企業過度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使得勞動者的工資水平長期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工作環境惡劣,社會保障不健全。可以說,“用工荒”很大程度上就是農民工對低工資、惡劣生產環境投的“反對票”。 其次,產業政策的偏差阻礙了擴大就業能力發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上而言,是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大幅下降,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則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與經濟增長相比,中國的產業結構優化目標依然遠未實現。 第三產業是公認的吸納就業能力最強的產業,但自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里,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在大多數的年份里都要比第二產業慢。特別是2008年年底開始實行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來,第二產業的增速就一直快於第三產業的增速,其中2009年快0.6個百分點,2010年擴大到2.7個百分點,2011年差距則為1.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第三產業的就業占比僅有40%左右,這比發達國家普遍60%以上的比重明顯偏低。第三產業的相對滯後成為影響擴大就業的主要因素。 不僅如此,重化工業的過度發展也是中國產業結構“重型化”的一個標誌。一般而言,輕工業的就業吸納能力要比重工業強。但近些年來,重工業的發展速度明顯高於輕工業,比如2011年,重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3%,輕工業增長13.0%,前者比後者要高出1.3個百分點。 再次,民營經濟發展滯後,與其就業“主陣地”的身份嚴重不符。目前,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解決了全國75%以上的就業率,而國有和大型企業只占25%左右。可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困境已經成了其繼續擴大就業的掣肘。僅以民營經濟面臨的融資難為例,在一系列緊縮政策的打壓下,大多數的民營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銀行貸款,不得不轉向風險極高的民間借貸。事實上,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國有企業大規模改制後,如今民營企業的經營不善和突然倒閉是引發集體性失業和群體性勞資衝突的主要根源。 最後,收入分配政策的缺陷是勞動者工資水平不能與經濟增長同步的主因。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