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外交龍年面臨的大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12-02-11 09:32:04  


 
伊朗核問題

  從目前來看,伊朗核問題有所緩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在本月3日表示,美國相信仍有“時間和空間”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但伊朗核問題的戰爭警報仍未解除。《華盛頓郵報》在本月2日援引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的話報道稱,以色列可能於今春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打擊。而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也在本月2日公開表示,如果對伊朗的制裁最終證明為無效,以色列將考慮採取軍事行動。

  在伊朗局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的對伊政策也在發生悄然變化。這突出表現在中伊之間的能源合作。

  1月份,美國總統特別代表、財政部長蓋特納訪問中國即是游說中國支持石油禁運計劃。雖然中國仍然表示中國同伊朗開展包括原油貿易在內的正常經貿往來。但有數據顯示,當月,中國每天進口的伊朗原油減少了大約28.5萬桶,相當於以往中國每天從伊朗進口的原油總量的一半。

  之後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在新春之際火速趕往海灣阿拉伯三大產油國進行訪問,顯示出中國正在積極尋找能夠替代伊朗的石油供應國。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加入到制裁伊朗的大軍之中,不僅中國在伊朗的石油項目受損,國際油價也會上漲,中國將不得不尋找新的石油供應地以保障石油安全。並且制裁伊朗將使得中東地區的戰略優勢也將進一步向美國傾斜,從而對中國的能源戰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此外,與西方國家制裁伊朗保持步調一致也會損害中國的外交自主性,將使得中國在接下來的叙利亞問題上處於被動地位。

  因此,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在本月2日表示,制裁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伊朗核問題,對話與合作是解決伊核問題唯一正確和有效辦法。但問題在於,在西方等國對伊朗制裁力度不斷加大,伊朗局勢愈發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的外交決策者到底應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最大限度的保障中國的國家利益則頗費思量。

  作者任職於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