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將要“硬著陸”的判斷不成立

http://www.CRNTT.com   2011-07-03 08:23:01  


 
  中國投資效率沒有出現持續下降

  批評中國投資率過高並據此判斷中國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的說法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例如,2004年就有美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將在2008年出現嚴重衰退,但類似這樣的判斷總是落空。我們認為,高投資率是否將導致浪費並給經濟發展帶來風險,關鍵要看投資效率是否出現下降。

  普遍使用的測度投資效率的指標是增量資本產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簡稱ICOR),其衡量增加單位總產出所需要的資本增量情況。當ICOR提高時,說明增加單位總產出所需要的資本增量變大,意味著投資效率下降。如果經濟高速增長伴隨著高投資率和ICOR指標持續升高的現象時,則預示著經濟存在風險,應該高度警惕。從經驗上看,一個經濟體的ICOR指標超過其長期平均水平1個單位就屬於偏高。

  另一個常用的反映投資效率的指標是平均利潤率。從微觀角度來看,企業的投資是否有效率,就要看企業能否彌補投資成本並獲得正常的利潤。如果全社會的投資效率下降,反映為全社會平均利潤率的下降。

  從實際經驗看,ICOR可以反映投資效率,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經濟健康程度。該指標持續上升時,往往預示著經濟存在風險。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經濟危機前的情況可以說明投資效率指標下降的預警作用。

  以日本為例,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裂,陷入長期衰退。深入分析其原因,投資效率下降是其銀行體系形成大量壞賬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ICOR指標的平均值從20世紀70年代的3,升高到20世紀80年代的5.3。與此同時,日本的平均利潤率從1981-1985年的8%左右下降到1986-1990年的不到6%,也說明投資效率出現了明顯下降。

  再以亞洲金融危機相關國家的情況為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投資率持續升高,從1980年代後期的不到30%上升到危機爆發前1995年和1996年的40%左右。與此同時,投資效率出現明顯下降,反映投資效率的ICOR從2左右提高到接近4,投資效率的下降使得高投資難以為繼,並產生大量問題金融資產,最終爆發了金融危機。

  我們之所以認為魯比尼等人的觀點不能成立,主要依據是中國投資效率並未出現明顯下降。總體來看,反映中國投資效率的指標沒有出現持續明顯下降。雖然2009年中國的ICOR指標曾出現明顯上升,這是經濟處於低穀時的現象,反映出中國採取四萬億投資計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付出的代價。

  原因在於,當經濟處於低落階段,政府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投資,由於從投資到形成生產能力並發揮作用有一定時滯,產出並不會馬上增加,反映在ICOR指標上,會出現暫時升高現象。但2010年中國ICOR已經降至3左右的正常水平,沒有出現持續上升的情況,說明投資效率並沒有出現持續下降的情況。

  從社會平均利潤率指標來看,近兩三年來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還保持在適當水平。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社會平均利潤率出現了明顯下降。但2009年9.6%的平均利潤率水平,仍然比1990-1991年和1998-2002年期間9%以下的利潤率水平要高。2010年由於企業效益指標出現明顯改善,社會平均利潤率回升。

  再者,即便中國資產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不像美國那樣大。從中國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情況看,兩者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約11%,遠低於美國21%的比重,表明中國在金融和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時,對整個經濟運行所產生的影響不會像美國那樣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