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地域文化高度關聯政治 應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00:23:27  


 
  所謂文化的“地域特色”,一般指由某一特定地域的地理、歷史、人文等條件所形成的為本地區所特有的文化色澤。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所涵蓋的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核心價值(所謂“一體”),又有源於各自地理人文的各具特色的具體表現形態--有的比較粗獷,有的比較精緻,有的開放求變,有的穩重守成,有的重商,有的崇文,有的呈現內陸文化景觀,有的帶有海洋文化氣息……但一般而言,它們之間並沒有優劣、高下之分。台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之地方形態或族群形態之一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在台灣傳衍、吸納、演變、融合的產物,它具有民間性、草根性等特點,但這絕非低下、粗俗的同義詞,反倒是其較強生命力的來源。1949年前後來到台灣的外省人士,卻很容易自恃來自“中原”或不習慣於台灣文化的民間性、草根性表現而產生輕視、蔑視乃至鄙夷的心態,這是需要努力加以克服的。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所謂“台灣沒有文學”的說法,這種說法抹殺了本省作家未必遜色於外省作家的創作成就,顯然屬偏頗之論。

  另一方面,台灣文化又有一特殊現象,即1949年前後來自大陸各省區的數百萬人湧進台灣,他們同時將全國各地的地域文化因素帶進了台灣,於是在台北街頭可看到山東的饅頭,北方的水餃,江南的各種精巧米食和小吃,麻辣俱全的四川菜,等等。這樣,台灣就成為彙集全國各區域文化最豐富最完全的地區,為中國其他任何一個省份所無法相比。文學也不例外。當不同省籍的人們拿起筆桿,抒寫他們家鄉和過往的經驗,總是充滿了原鄉的文化氣息。儘管寫的並非台灣之事,卻能為廣大台灣讀者所接受,有的成為暢銷書,有的拍成電影流行一時,除了共同的中文語言外,更主要的是外省作家與台灣讀者秉有共同的文化核心價值,所描寫的思想感情、行為方式,與台灣同胞那麼相似,為他們所熟悉,完全能夠被認同和接受。這樣,台灣文學就成為包含最豐富最多元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學板塊,這在整個中文文學中是獨一無二的,是台灣文學最值得驕傲的寶貴資產之一。如果將此類作品排除於台灣文學之外(斥之為“不愛台灣”、具有“過客心態”等等),無異於自斫手足,自小疆域,將台灣文學狹隘化,甚不可取。

  總之,地域文化“小傳統”並非與中華文化“大傳統”相對立,而是代表共性的“大傳統”在具體時空中的活生生的個性表現形態。台灣文化並沒有逸出中華文化整體之外,相反,它以其地域特色豐富了中華文化之內涵。台灣的政黨人士如欲在台灣弘揚中華文化,一方面應徹底消除“反共”、“恐共”、“防共”心結,不應因“五四”以來的新文化、新文學與中國共產黨的較密切關係而排斥之,耽溺於“復古”;另一方面也不應以中原來者自居而排斥、貶抑地方文化。“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落實和弘揚,絕不能僅注目於儒家“大傳統”,否則既與現代生活形成落差,亦將與民眾生活脫節。台灣民眾實際生活於作為中華文化之地域形態的台灣文化中,要在台灣弘揚中華文化,只有倚重於這種地域文化,才能與台灣民眾產生最緊密的結合,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為他們所欣然接受,也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而在地域文化“小傳統”中,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中華文化的“大傳統”存焉。這或許是我們在兩岸文學、文化交流中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認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