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戈爾巴喬夫:成功者失敗後的20年

http://www.CRNTT.com   2011-01-05 13:17:24  


 
  在前代總理蓋達爾出版的著作《帝國的消亡》中,他對蘇聯的解體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一方面蘇聯的經濟很困難,希望得到援助,另一方面波羅的海國家獨立呼聲很高,1990年底至1991年初的幾個月中,蘇聯領導人處於兩難之中:不使用武力就無法保護整個國家,而只要動用軍隊就無法獲得西方的經濟援助。戈爾巴喬夫選擇了經濟援助。

  當“八一九政變”的領導人試圖勸服戈爾巴喬夫和他們一起,對國家實行緊急狀態的時候,戈爾巴喬夫斷然拒絕。

  不採用武力,符合他所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的理念,也許這是成長於揭批斯大林大清洗的赫魯曉夫時代的青年幹部的共同印記。

葉利欽 民主發展,承上啟下

  1991年底,隨著蘇聯國旗的飄落,葉利欽成了俄羅斯聯邦的建國元勛。他要大展拳腳,為俄羅斯的民主之路打下框架。

  選民也給予了相應的預期。獨立初期的俄羅斯,人們很樸素地想,萬惡的官僚體制結束後,這些被自己選出的民主精英能夠為自己辦事。邏輯線很簡單:民主意味著民選,意味著三權分立,民選的官員會為選民謀利益,而權力的制衡可以防止某些官員為惡。所以他們很真切地希望,新的俄羅斯能很快給自己帶來利益。

  葉利欽成了這樣的化身,可以把他們帶到更好的道路上去。即使葉利欽通過非民主的方式,如1993年以炮打白宮的方式,瓦解了對手的對抗,人民也認了。

可惜事與願違。

  剛獨立時推行的“休克療法”,並沒有給俄羅斯百姓帶來實際的利益。人民對新的體制失望,他們對經濟迅速恢復的幻想破碎了。

  第二屆杜馬選舉,表現了這種願望。象徵“休克療法”的蓋達爾的政黨遭到了打擊,左翼政黨有向上的趨勢。這表達了人民經過比較後的失望。

  1993年第一屆杜馬選舉,蓋達爾領導的自由派政黨“俄羅斯選擇”在450席中占了96席,成了議會第一大黨,俄共獲65票是第三大黨。而兩年後的第二屆杜馬選舉,“俄羅斯選擇”連進入杜馬的門檻都沒達到。而俄共獲得157席成了杜馬第一大黨。

  但這一時期,民主思想獲得了普遍的傳播。1993年,葉利欽希望通過武力去攻占議會時,特種部隊的指揮官不想執行這樣的命令。只是在一顆子彈意外打死“阿爾法”(俄羅斯特種部隊)的一位軍官後,部隊產生了憤慨情緒,促使他們進攻議會大廈。葉利欽在自己的自傳《總統筆記》中對此作了描述。

  葉利欽也基本遵守了民主政體。1996年大選之前,民調很不看好葉利欽,以致總統安全局長科爾扎科夫建議取消總統大選。不過葉利欽本人沒采納這個建議。其後利用執政的條件和傳媒指責俄共想要回到蘇聯時期,在寡頭幫助下,葉利欽險勝共產黨的候選人久加諾夫。不少觀察家認為,把俄共和蘇聯時期的消極現象聯繫起來,從而獲取選票,這是從葉利欽直到現在的俄羅斯總統獲勝的秘訣。

  “蘇聯時期人們沒有選擇的自由,人們並不想回到那個時代。”政治學家安德烈說,“因為現在人們有了自己的資產,能夠送自己的孩子到國外讀書。”

  女商人薇拉說:“當然不願意回到蘇聯時期。那時還不錯,哪像現在國力變弱。不過幸運的是,現在開始復興了。蘇聯體制只適合那個時期,只適合那個時期的人們,尤其是反抗納粹德國,但是不適合國家的發展。以前我的父母住在封閉的國家,有許多限制。那個體制早就該被淘汰了。

  人們也對這一時期的准民主狀況進行了反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