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保不住的“宅基地”

http://www.CRNTT.com   2010-11-08 10:51:02  


 
  然而,在18億畝耕地紅線的制約下,很多地方政府並沒有足額的土地可供出讓,比如河北省,一年的缺口就接近20%。“增減掛鈎”一經出台,立即成為各地破解土地瓶頸的“金鑰匙”。按照“增減掛鈎”實施辦法,須先從國土部“借”指標,3年內以複墾的耕地“歸還”。國土部官員也承認,這種辦法存在漏洞,“本末倒置,導致地方政府以獲得建設用地指標為唯一目的。”

  ※看上去很美,農民為啥不買帳

  實惠?麻煩?

  “新農村”、“城鄉一體化”等概念,是農民“上樓”的美好基調,認為農民能夠以較低成本離開老屋、住進樓房,改善居住條件,並且更方便享受公共服務。當然,不便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喝口水也要花錢”,生活成本提高,農具無處堆放,家禽無處飼養,糧食蔬菜無處保存,下地幹活不方便,人際交往變困難等等。特別是,新居的建築質量往往引起不滿。

  算算帳,誰也不比誰笨

  江蘇省邳州市壩頭村被整體拆遷,當地建了數十棟密集的農民公寓,要村民補差價購買。因為補償款買不起新房,35歲的女子徐傳玲去年10月自殺。今年1月,當地強制農民上樓,十多人被打傷住院。天津大良鎮“讓步”比較大,搬遷農戶可以1:1換房,還可以購買超面積的房屋,價格不到市價的一半。農民占便宜了嗎?那可不一定。農民置換出去的宅基地,每畝可以賣到100萬元。由於農民不能合理享受土地的收益,這種交易不僅不公平,而且剝奪了農民的發展權。

  權力不對等,政策難免變味

  今年兩會期間,曾有專家指出,“這場讓農民上樓的運動……如不有效遏制,恐怕要出大事。”其實不可否認,從資源利用和改善民生的角度來說,“增減掛鈎”有其合理性。國土部為了促進此項方案的實施,要求妥善補償和安置農民,所得收益要返還農村,“用於農村和基礎設施建設”。然而,由於博弈雙方的權力不對等,行政權力過於強勢,本該雙方共贏的置換模式,越來越成為政府“圈地”的遊戲。至2012年,河北將因此增加建設用地50多萬畝,比2009年獲得的指標增加近50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