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的中國新定位及其對中國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0-06-02 08:10:09  


 
  中國也面臨大國外交的新問題。在美蘇冷戰期間,大國外交是為了競爭國際空間,即美國陣營和蘇聯陣營。但現在則不同,因為中美兩國同處一個體系。盡管中國離美國力量的距離還非常之遠,但目前中國和美國是最接近的。日本在美國的(軍事)體系內部,而歐盟畢竟不是一個主權國家。這就增加了中國大國外交的複雜性。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應當向整個體系負責,但站在這個體系頂峰的則是美國。因此,一些人就分不開對體系負責和對美國負責兩者之間的區別。這兩類責任之間有重合,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因為處於體系的高端,都必須為這個體系的穩定負責。但這兩類責任並不是同一件事情,因為體系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體系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的一致性要遠遠大於體系利益和中國國家利益的一致性。很簡單,這個體系是在美國領導下建立的。同處於一個體系之內,但同時又有不同的國家利益,這就決定了中美兩國之間有合作,又有衝突。

  要在同一個體系下處理共同的問題,這需要中美兩國擁有最低限度的共同價值觀和對處理問題的方法的共識。如果這個層面沒有一點點共識,那麼不僅共同的問題很難解決,更嚴重的是衝突會加劇,甚至比冷戰時期的美蘇關系還要壞。在冷戰時期,美蘇各有自己的陣營,雙方之間除了核武器互相威懾之外,沒有其它實質性的關系。這種關系當然很危險,但美蘇雙方的互動並不多,日常衝突也因此很少。中美共處一個結構,互動是日常事務。一旦遇到要處理具有全球性的問題,就需要兩國具有一定的共識。這就是為什麼在伊朗、朝鮮等問題上,美國近來越來越要求中國和其保持一致。(可以預見,美國的這種要求會越來越多。)盡管中美兩國之間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價值(不同的文明、意識形態和政治結構),但那種處理國際問題上的、具有工具性的共識和價值也不是不可能取得的。這就需要兩國進行經常的對話,通過對話達成共識。不過,兩國對話達成共識並不是要排擠其它國家的意見,否則就是誰也不想看到的“中美共治”的G2結構。

中美兩國已經高度相互依賴

  國際權力結構性的變化又影響到中美雙邊關系。就雙邊關系來說,中美兩國已經高度相互依賴,尤其是在經濟關系上。但兩國的雙邊關系也越來越具有國際性,就是說,中美兩國如何處理雙邊關系都會對整個國際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投資、貿易、匯率、軍事和外交等等方面的雙邊關系都會產生巨大的外在影響。這就要求兩國把這些問題放置於整個國際關系的格局中來處理,而不僅僅是雙邊關系。

  這個結構性的變化也必然影響中國和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傳統上,發達國家多在美國陣營,並且一直以來,它們和美國一起共治世界。現在它們遽然發現一個和美國很不一樣的國家站在它們之上,能夠扮演一個比它們自身更重要的角色。在很多場合,這些國家的作用每況愈下,甚至在一些場合,它們在國際事務上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這表現在哥本哈根的氣候峰會上,中國和一些主要發展中國家、美國一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