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北故宮,不再只是美麗的傳說

http://www.CRNTT.com   2009-02-23 12:09:50  


 
  在台北的大街上,有時甚至可以看到印著懷素《自叙帖》的手提袋,珐琅彩工藝的茶杯墊,或是印有稀世珍寶玉鷹紋圭紋路的絲巾……陳怡說,台北故宮曾邀請意大利著名時裝設計師根據館藏珍寶,設計出一系列現代生活起居用品。“將文化普及到生活中的用意也讓我們很有感觸。”

  台北故宮是有溫度的,還因為它的影響一直在延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

  “台灣文化豐富而多元,但看似古舊的台北故宮的影響力一直堅定而持久。”周兵說,“還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從台北故宮獲取靈感,進行藝術創作。像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周傑倫的《青花瓷》便是如此。”

  有溫度才有生命力,有溫度才能煥發光彩。正是深深感受到了台北故宮與台灣民眾和台灣文化的息息相關,周兵才決定選擇一種更加自然、樸實的方式還原歷史給大家看。

  交流和了解才最重要

  事實上,台北故宮一直是一個極具象徵意味的建築符號。

  對於那些護送文物來台的專家而言,台北故宮是他們一生的堅守;對於此後出生成長的一代又一代島內民眾而言,台北故宮是訴說兩岸同源同種的文化臍帶;對於隔海相望的大陸同胞而言,台北故宮是一座可以放置相思和期盼的殿堂。

  “我們製作紀錄片的目的就是想把台北故宮展示給大陸民眾看,同時也把大陸民眾對台北故宮的期待和理解展現給島內民眾看。”周兵如是說。

  事實上,《台北故宮》的拍攝和製作吸引了很多人加入。

  “我們跟台北故宮的工作人員原本並不認識,但一聽說要做這樣一部紀錄片,他們都不遺餘力地幫我們找資料、聯繫採訪。有的老專家歲數很大了,還仍然跑前跑後,甚至像打包、搬運、裝車這樣的體力活都親歷親為。”周兵告訴我,因為拍攝《台北故宮》的緣故,他現在在台灣有了許多朋友。

  “你能感受到島內民眾的熱情。”周兵說。

  周兵把他的理解和感受,融入紀錄片,娓娓道來。他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當年負責押運文物的索予明,如今已經90歲了,採訪中他反覆說,很期待兩岸的故宮和文物界能够有一個很深入的交流。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

  交流已經開啟。2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一行抵達北京,這是1949年以來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到大陸的首次正式訪問。雙方就專家交流、學術研討、合作辦展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一直關注台北故宮的周兵,對此事自然也相當關注。他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呀!其實,兩岸的交流和了解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台北故宮從此不再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