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更是一種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1-16 14:51:33  


圖表:2007年中國GDP最終核實數據公布,增速升至13.0%。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訊/上海《東方早報》今日刊載文章“‘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更是一種壓力”,文章說,中國已在2007年取代德國成爲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我們對這樣的一個結果不宜過度地解讀和誇大其意義;在我們初步告別短缺經濟之後,更應該經濟結構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轉型之道,以便爲下一個30年的發展提供一個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均衡的發展模式,這顯然比陶醉于世界第三的名頭要更有意義。全文如下:

  過度依賴投入推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平面化,沒有形成精細的財富創造模式,沒有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業結構,也不可能在保持人均收入增長方面持之以恒,東亞的教訓其實早已經告訴了我們這一點,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在人均收入達到美國40%的時候,就很難保持經濟繼續增長了。

  國家統計局1月14日公布了2007年GDP的最終核算結果。按照最新的數據,2007年GDP現價總量爲257306億元,而2007年德國GDP爲2.38萬億歐元,按年末歐元對人民幣匯率合25.39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在2007年取代德國成爲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其實,就經濟總量而言,中國超越德國成爲第三大經濟體,本來只是個時間問題,有點戲劇色彩的是,這個結果是通過調整2007年GDP的最終核算數據而得到。在全球金融危機籠罩,實體經濟衰退的今天,這個世界經濟第三的交椅也許能給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實現復蘇提供更多的信心。

  世界第三的地位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中國30年經濟改革的巨大成果,但是,我們對這樣的一個結果不宜過度地解讀和誇大其意義,特別是,經歷這麽多年的發展之後,無論說中國經濟崩潰或者遲早取代美國,我們現在都能理性對待,這是中國的成熟和自信。相對于世界第三位的結果,我們似乎更應該去解讀中國經濟本身面臨的各種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