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0:25:56  


 

  這種觀念一直到明朝、清朝都是如此。乾隆皇帝賜給英國使者的詔書裡,還是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無有”,天朝什麼都有,難得你們國王派你來給我們祝壽,我們什麼都不需要你的,我們不稀罕你的,還是這樣的一種心態。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打敗了,當時看到總得融入世界了,派湖南人郭嵩燾做英國大使,後來湖南人還組織了抗議,認為郭嵩燾丟了湖南人的臉,把他開除湖南省籍。 

  西方人以武力打開了中國大門,但是他們來了之後,發現連官方都稱呼他們為“夷”。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裡專門有一條,今後不能以英夷、法夷相稱,我稱你大清國,你要稱我大英國、大法國。開始清政府成立了“通籌夷務全局”,後來改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到了辛醜條約,專門加了一條,大清必須成立外務部,清朝沒有辦法,1901年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今後改為外交部。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的概念是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還沒有解放,等著我們去解放他們。台灣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日夜盼望著解放軍去解放。“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做了十幾年教師,我整天講這些,我一度對這些深信不疑。即使到現在,我們的教育還是說,中國歷史上都比外國強。我是教歷史的,不信到大學歷史系做調查,有幾個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在世界上到底排在什麼位置?都認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其實中國的歷史在世界上最多是中等的,我們說自己是五千年文明,其實到現在能證明的也就只有四千年,這個歷史跟古埃及有什麼好比的呢?人家公元前五千年的東西還在,距今已經七千年了,跟巴比倫也不能比。 

  中國的確在世界上處於先進的時候,這種天下觀沒有多大的影響,當中國孤立於世界時,也沒有影響。但是當中國進入世界體系,如果還是這樣的觀念,那是相當危險的。這種天下觀徹底解決,就是在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使中國人從天下觀進入了世界觀,從自以為是天下最發達、最文明、最了不得的國家和民族,到承認是世界上很多國家之一,有長處也有短處,這是靠改革開放。 

  至少現在沒有哪一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中國的天下觀形成至少有三千多年了,現在改變過來,這是改革開放一個偉大的勝利,如果要講中國的國民性,我認為這是國民性很大的進步。 

  中國人的倫理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 

  中國人的倫理觀,是在長期的農業社會中建立起來的,中國人的倫理觀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的。比如孝,現在有人講弘揚孝總是好的吧,其實孝的本質並不是尊老愛幼,尊老愛幼哪一個民族沒有呢?只是尊和愛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孝對農業社會特別重要。像游牧民族、采集民族、航海民族是憑本事吃飯,但農業民族不能比誰種糧產量高,不能憑武力,而是靠周而複始比較簡單的重複。民國時的農業生產方式和漢朝時沒有多少的進步,甚至糧食產量更低,因為人多地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年紀大的人靠什麼維持呢?不能靠勞動能力了,那就得靠禮儀制度,通過一種規範保持老年人的地位。中國的倫理,尊老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形成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